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盲目救市只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覆辙

  救市悖论:

  “先污染后治理”?

  浙江台州 宣华华

  泛滥的救市,如同泛滥的宠溺,只会加重市场不道德倾向,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救市,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正深入经济生活之中。

美国狂刮金融风暴,救市;中国股市下跌、房市萎缩,救市;全球经济面临危险,救市……轰轰烈烈的救市浪潮中,从来不乏反对者的理性声音。只是,也许是“大音希声”、“曲高和寡”,或者是恐慌更容易战胜理智。总之,我们正在向救市悖论中深陷,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覆辙。

  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一波多折,已经将关于救市的悖论尽情展现:政府是要拯救那些不道德的华尔街亿万富翁吗?恰恰是他们玩坏了金融市场,才使自身陷入困境并拖累整个经济,凭什么要救他们?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最终是否弊大于利呢?……因而,并不像某些人所断言的“救不救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救”,“救不救”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道德风险,经济学家常挂嘴角的时髦词汇。的确,救市必将面临道德风险:一方面,那些酿下大祸者,应该受到惩罚的人,却没有受到惩罚;另一方面,救市将鼓励新的“金融狂人”,利用高得惊人的财务杠杆敛财,而不必顾虑对市场造成的隐患。也许,正如凯恩斯所言:“就长期而言,我们都将死去!”或者,又如路易十五所言:“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那些狂热的投机分子,岂非正是如此行事?

  当然,如果说美国面临迫在眉睫的失业率攀升,经济和政治双重考量催生救市。则,中国在股市和房市的“救市”之举,就显得有些莫名的荒诞。就股市来说,虚拟市场与实体经济关联不大,股市暴跌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而股指也只是重新回到了两年前而已。就房市来说,土地资源稀缺与住房刚性需求未变,大量空置房尚未消化殆尽,市场内在的发展动力依然不绝。何须救市?何苦救市?

  最近一段时期,部分地方政府相继高调为房市造势,监管部门也出台利好拯救股市。但别忘了,无论股市还是房市,我们面临的仍然都是“政策市”、“内幕市”。试问:在央行宣布上调准备金的前夕,究竟是谁在潜水抄底银行股?挪用公款炒股的人,涉嫌内幕交易的人,寻租房市的腐败分子……种种不道德的人群,还有多少没有彻底暴露?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救市,不是盲目出台利好,不是为房产商抬轿,而是治理市场环境,完善交易规则,扭转“劣币驱逐良币”,让市场步入规范轨道。监管部门力推融资融券之时,不妨扪心自问能否监管到位,敢不敢拿“乌纱帽”做抵押?地方政府竭力推动房市升温,也不妨扪心自问是否已解决住房问题,敢不敢拿“乌纱帽”做担保?救不救市仍然值得继续争论,应在短期与长期、发展与规范的选项中,仔细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再做出负责的答复。

  泛滥的救市,如同泛滥的宠溺,只会加重市场不道德倾向,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为长远埋下更为深重的祸根。历史终将做出裁决,还是审慎一些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