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主:孟宪实,博士。男,1962年生,黑龙江讷河人,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百家讲坛》播出的《玄武门之变》,主讲人是孟宪实,是《百家讲坛》第一个关于唐朝的系列节目。后来,孟宪实还出版了此方面的一本书。
孟宪实还是电视剧《贞观之治》的主要编剧。
何处性骚扰 易 亮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第140页说:“贞观七年,蜀王妃的父亲杨誉在官衙内竞婢犯法,……都官郎中薛仁方把杨誉扣押起来调查,但是还没有最后提出处分。”官衙,即官员执行公务的衙门。竞,追逐;竞婢,追逐婢女。在官衙中追逐婢女,就相当于现如今的某些“头头”,在办公室对女性进行性骚扰,这当然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唐代的杨誉也干过如此勾当?还被扣押了起来?
孟宪实先生书中的话,其实来自《贞观政要·纳谏》中的一段文字:“贞观七年,蜀王妃父杨誉,在省竞婢,都官郎中薛仁方留身勘问,未及予夺。”孟先生的失误在于把其中的“省”理解成了“官衙”。
其实,“省”在此指的是皇宫禁地。“在省竞婢”,即在皇宫禁地追逐婢女。众所周知,皇宫禁地的婢女是皇上的女人,杨誉竟然也胆大包天敢调戏,这当然触犯了王法,是会被抓起来治罪的。而官员办公的官衙中,一般没有婢女出入;退一步说,杨誉即使在官衙中“追逐”婢女,似乎也不致触法而被扣押,因为唐代不至于有这样的律条。
“三子一弟”没有李治 杨 光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第199页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一次,唐太宗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此外还有李治。唐太宗表现出极其痛苦的样子,甚至做出自杀的动作,说:“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这个话实在大有深意。三子,指长孙皇后所出的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一个弟弟是指汉王元昌。
此处对“三子一弟”的解释有误,晋王李治虽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但不在这“三子一弟”之中。
孟宪实书中的这段话,讲的是唐朝的一个著名掌故。据《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记载:太子承乾被废以后,李世民想立晋王李治为储,但恐朝臣及诸皇子不服。一次退朝后,李世民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晋王李治等,对他们叹道:我的“三子一弟”的所作所为令我非常失望,我真是痛心啊,于是自摔在床上,无忌等急忙上前搀扶。李世民接着又拔出佩刀意欲自杀,褚遂良夺过刀来,递给晋王李治。无忌等请皇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李世民说:我想立晋王。无忌说:“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李世民对李治说:“你的舅舅(长孙无忌是李治的母舅)已经答应你了,赶快拜谢!”李治便被立为储君。
李世民欲立李治为储君,他所痛心的“三子一弟”中不可能有李治。其实,关于“三子一弟”,胡三省有个注释:“三子,谓齐王祐、太子承乾、魏王泰;一弟,谓汉王元昌。”据记载,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意欲谋反,魏王李泰参与夺嫡斗争,齐王李祐起反兵,所以李世民对他们非常痛心。
1
“李世民一名不文”? 沙 鸣 李大新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第25页说道:“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这一年李世民二十岁。当时高祖李渊五十二岁。李世民一名不文,既没有官职,也没有军职。他最响亮的头衔是李渊的二公子。”
“李世民一名不文”,这是说李世民有一个名字叫“不文”吗?不对,李世民的谥号是“文皇帝”。《逸周书·谥法》说:“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唐代以后,百官谥号竞以“文”字为贵,只有取得特殊成绩的人才能得到。
李世民二十岁时,尚无谥号。孟先生这里分析的是谁是晋阳起兵反隋的主谋,这显然与谥号无关。《旧唐书·裴寂传》和《资治通鉴》都说李世民“出私钱数百万”拉拢裴寂,因此是晋阳起兵的主谋;而孟先生认为“无论从政治影响、军事经验、经济实力还是从社会地位来比较,李世民都无法与李渊相提并论”,李世民当时无官职、无军职,也不从事工商,没有私钱,所谓“出私钱数百万”拉拢裴寂,不过都是拿父亲李渊的钱罢了。
由此看来,孟先生想说的应该是“李世民一文不名”。名,占有;一文不名,即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困。然而,用“一文不名”来形容李世民其实并不妥当。他即使拿不出“私钱数百万”,但毕竟是唐公李渊的二公子,说二十岁的他是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恐怕言过其实了吧?
不是“滥入”是“阑入” 杨 光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第104页有这样一段文字:
《唐律疏议》有规矩,有一种罪行就是滥入大内,凡是不按照合法手续进入皇宫的,无论是溜进去了还是误打误撞迷路进去,都叫滥入。皇帝所在的地方主要是皇宫,也叫大内,如果皇帝在野外,那就是御所,只要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皇宫,滥入也是不允许的。如果带着武器进皇宫,或者没有带武器直接到了皇帝身边,这就是犯罪。什么处分呢?是斩刑。
这里连用了三个“滥入”,都用错了,正确的是“阑入”。滥,过度、无节制;阑,擅自闯入。文中说的罪行显然并非“无节制地进入皇宫”,而是“擅自进入大内禁地”。
查《唐律疏议》,其中的《卫禁上·阑入庙社及山陵兆域门》用的就是“阑入”:“应入出者悉有名籍。不应入而入为"阑入",各得二年徒坐。”其实,在更早的《汉书·成帝纪》中,就应用“阑入”了:“走入横城门,阑入尚方掖门。”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
“阑入”后来泛指进入不应该进入的地方。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我们在此雅集,恐有俗子阑入,不免设法拒绝他。”再引申,“阑入”又指掺杂进去。蔡元培《致〈新青年〉记者》:“此为宗教家反对进化论者之言,不知何以阑入鄙人演说中也。”
“阑(lán)入”与“滥(làn)入”,读音接近但意思区别很大。奇怪的是孟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讲这部分内容时,说的都是“làn入”,字幕也是“滥入”,看来是把它们混为一谈了。
2
“剌王”误为“刺王” 王宗祥
李世民在武德九年(627)六月四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八月即位后,即采取天下和解的政策以安定人心。其中一项是追封李建成和李元吉。《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第九讲《太宗即位》中写道:“(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下诏,封前太子李建成为息王,封李元吉为刺王,虽然名号不是很好听,但是他们还是获得了王的资格。……(贞观)十六年以后,李世民有所改动,追封李建成为皇太子,追封李元吉为巢王。”(115页)
孟先生在《百家讲坛》中讲《天下和解》时的原话则是:“李世民另外一个和解的终极表达方式,就是给李建成和李元吉正式埋葬,给他们分别给了谥号。李建成叫息王,给了一个王的称号,李元吉叫刺王。一个息王,一个刺王……”
孟先生多次称李元吉为“刺(cì)王”,字幕和书中也是这么写的。然而,李元吉却并不是“刺王”。
《旧唐书·巢王元吉传》:“太宗践祚,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贞观十六年,又追封巢王,谥如故。”李元吉死后,先是封为“海陵剌王”,其中“海陵”为封地,“王”为爵位,“剌”为谥号;贞观十六年改封为“巢剌王”,即封地由海陵改为巢,“谥如故”。
“剌”(là)为恶谥,与“厉”“丑”“炀”一样,是批评某人违背礼义的恶行的。《逸周书·谥法》:“不思亡爱曰剌;愎佷(hěn,违逆)遂过曰剌。”《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后史臣曰:“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又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以“剌”为其谥号,实不为过。
刺(cì)与剌形近,却并非谥号用字。说李元吉为“刺王”,大概是形近致误吧。
何来“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汪明远
《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129页谈到李世民重视对刚刚过去的隋朝覆灭的历史的深刻反思,文中说:“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所以唐太宗跟大臣们说:在纳忠谏、进直言这个问题上,咱们一定要慎重啊,否则就要沦为后世的笑柄。”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这个说法似是而非,让我们来看看它是从哪里来的。
成语“前车之鉴”典出《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又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意思是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要引以为戒,接受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类似的“前车可鉴”“前鉴”“前车”等词语都是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意思是不忘记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
这两个成语颇为相似,意思都与吸收以往的经验教训有关,作者把它们杂糅到了一起,又把“后事之师”误为“后世之师”,结果就成了说不通的“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3
这是什么“名堂” 冉 至
孟宪实先生在《百家讲坛》中提到一本医书——《名堂图》,说唐太宗看了这本书以后,很动感情地说:人的五脏六腑全长在后背上,而唐朝的刑法却有杖背这一条。他因此下诏不许再杖背,只能打大腿。
当时电视字幕上出现的是《名堂图》。在《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一书的第十五讲《以人为本》中,写的还是《名堂图》(161页)。
然而,传统医书没有《名堂图》,唐太宗看到的是《明堂针灸书》。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上读《明堂针灸书》,云:"人五藏之系,咸附于背。"戊寅,诏自今毋得笞囚背。”胡三省注:“《唐·艺文志》有《黄帝明堂经》、《明堂偃侧人图》、《明堂人形图》、《明堂孔穴图》,皆针灸之书也。”
《明堂针灸书》是唐朝的官修医书,成书于贞观年间。该书图文并茂,“明堂”包含了“挂图”“示意图”的意思。敦煌文献《明堂五脏论》说:“明者,命也;堂者,躯也。立形躯于世间,着明堂而医疗。”《医说》:“今医家记针灸之穴,为偶人点志其处,名明堂。”人体经脉孔穴图,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就是说,明堂即专门为针灸而作的人体挂图。触动了唐太宗的,正是这些直观的人体结构图。
可见,此“明堂”非彼“名堂”。“明堂”误成“名堂”,读者就会弄不清楚什么“名堂”。
误用了“不同凡响” 李荣先 徐长庚
《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分析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因患足疾而使自己的太子地位产生了危机:
生老病死,人不能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不是大问题,但在太子身上就不同反响。(179页)
显而易见,“不同反响”里有个同音别字。所谓反响,本义指声音从对面发出或是折回,引申指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这和孟先生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孟先生说的一定是“不同凡响”。想来这是一处误植。
然而,改为“不同凡响”就没事了吗?还是不行。
凡响,平凡的音响,借指平庸的作品。不同凡响,则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比如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可见这是个褒义词,形容的是杰出的事物,是让人眼睛一亮、精神一振的事物。
孟先生这里说的是皇太子生老病死,你可以说非同小可,可以说非比寻常,不管怎么说,总不必来歌颂一番吧?
4 (来源:《咬文嚼字》杂志)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