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致公党中央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信息化扶贫国际论坛暨设立中国反贫困日倡议活动”10月17日在京举行。图为农业部信息专家组组长梅方权演讲。 |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战略模式的选择
信息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中国扶贫协会这次召开这个会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扶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中国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现在遇到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就是在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信息化。信息化可以带动现代化。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信息化,这是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历史机遇,现代化和信息化交接的时期我们叫做叠加时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农村信息化是非常广义的一个概念,这两年我们有些人说农村信息化就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里,其实不是,农村信息化只有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来加快、推进,所以它不是光给农民提供点信息,还要包括销售、流通、技术全过程的信息化。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实际上是两大块,一大块是农村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农村信息化扶贫重点是做这件事。国务院各个部委也在做这件事。第二个领域是农业的信息科学技术系统,它将来要支持农村的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决策过程,以至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信息化两个大领域的第一个就是农村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包括三块,一块是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第二块市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系统,贫困山区通过这个能获得最快的信息,第三块是管理系统。目前农村信息系统里面有八个子系统,第一个是流通领域的信息,第二个是粮食与食物安全预警子系统,还包括科技推广和中介服务、农业生产全程服务、农产品国际贸易服务、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服务、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农业政策法规服务子系统。
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现在我们想联合各个省市区、各个城市的力量,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建设全国性的信息资源,以实现共享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大概是十个领域,现在是国家攻关项目、合作项目支持的,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支持,发改委、商务部、教育部都在做这些工作,支持农村信息化服务。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中国农村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只有城市用户的10%左右,农村互联网用户只占0.8%,农村计算机普及率只有城市的10%以下,东中西部的差距很大。
第二个问题,中国农村信息化要选择低成本的信息化模式,因为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现在各个部门,国务院十几个部门都重视农村信息化,各条线路都下去,如果没有一个综合有效的集成,将会是高成本的。“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我们有一个长期目标,有一个近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三网合一,尽快实现低成本和本土化。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三种,一是高度集中的等级制管理模式,二是目前的分散独立的管理模式,三是未来的分布集成网络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取消了很多中间环节,由统一的服务平台直接对广大的用户服务,中间很多层次就可以省掉,这样就发挥了现代信息网络的重要作用。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三类模式,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发展的程度都不一样。发达地区的模式,北京搞了一个爱农信息站,三期工程搞了500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上海在1800个村,每个村有一个ATM机,有一套软件系统,三年之内村村都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查询。中部地区的模式,河北的“好日子”,把信息技术和农村超市相结合,解决了统一配送、超市标准化问题。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模式,甘肃的“金塔模式”,通过学生、老师在网上下载信息文件带回去。
联想开发一种农民电脑,操作非常简单。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他怎么用电脑呢?这个电脑有一个摇控器,用电视做显示屏,在一个村或者是一个镇统一管理,解决软件、病毒等问题。英特尔对中国农村信息化也是非常积极的,建立农村连锁的信息化模式,推销廉价的农民电脑,推介连锁店的服务。最成功的是宁夏模式,宁夏大概有一半县是贫困县,两年之内要村村通宽带、村村通网络电视,自治区政府拿了3000万,由一把手统一领导,全自治区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
我们去看了一下,到了一个村里,它没有经费、没有编制,就是一个私人办的供销社,农民到这里来用,用一次记录一次,用一次给一次钱。这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能够把各个部委的工作最终集成到一起?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可以省很多钱、办很多事,否则各个部委都要投很多钱,结果最后到了一个农村的供销社给农民提供服务。
最重要的是联合建设、资源共享。我们贫困地区很多扶贫工作人员想要了解信息是很难的,必须要有办法帮助他很快地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上次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搞了一个信息扶贫会,我在会上极力推荐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与搜索技术,建立一个农业的搜索网站。现在农村的广播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怎么融合?最近工程院列出了这个项目,几个部委也在商量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说简单地把三个网联合在一起,怎么办呢?下一步要搞一个协同服务系统,真正实现低成本的信息化。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