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以泰在一中心医院东院日前举行的临终关怀公益咨询活动中,为人们现场答疑解惑。 |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崔以泰教授通过本报呼吁——
临终关怀也需“关怀”(图)
带着对临终关怀事业的深切关注,记者近日专访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创始人、被国际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荣誉理事长、全国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大崔以泰教授。他表示,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虽已开展20年,但距庞大的临终患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发展速度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临终关怀事业要发展壮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怀。
1988年,临终关怀理论由崔以泰引入中国,于当年7月创建我国首家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出版专著,使天津成为我国临终关怀医学发源地。1990年,在崔以泰主持下,天津医大二院建立我国首家临终关怀病房,其模式很快在全国推广。2001年6月,在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下,他又主持成立本市首家临终关怀医疗机构——市一中心医院宁养院。至今,该院已收治临终患者2000余人,为3600多位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无偿入户提供临终服务,使90%的患者明显减轻痛苦。
谈起临终关怀,崔以泰感慨万端。他说,我国目前以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内设临终关怀病房和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为主要临终关怀形式,尚无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医院。临终关怀事业也只在大城市开展,在中小城市刚刚起步,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无从谈起。而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癌症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有临终关怀需求者不断增加,供需双方存在很大缺口。
1994年,卫生部批建临终关怀科,使其成为与内、外、妇、儿等科室并列的一级科室。2006年,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临终关怀得到与其他学科平等的地位。但我国很多医院并未建立临终关怀科。其原因,除与对临终关怀认识不够有关外,还与机制有关。如治愈率、死亡率、病床周转率等是考评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临终病人治愈率为零,死亡率100%,病床周转率很低,显然不适合于这种考评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临终关怀病房的建立。
“临终关怀是体现对人性关爱的事业。”崔以泰认为,凡有条件的医院均可考虑设立临终关怀科;社区医院可将临终关怀纳入服务职能,提供规范化家居临终服务;相关部门也需加大投入,建立起真正意义的临终关怀医院,以满足日益庞大的临终患者需求。
记者任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