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兔子几乎不吃自己窝边的草,非要跑到大老远去觅食。而今,“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条俗语被大大颠覆,“杀熟”现象屡见不鲜,让亲朋好友有苦难言。
兔子也吃窝边草 在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杀熟”正式成为一个名词,被定义为“做生意时,利用熟人对自己的信任,采取不正当手段赚取熟人钱财”。对此,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岳晓东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称,“杀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表现尤其突出。
“"朋友妻不可欺"代表了过去人们对"杀熟"的警示,但这其中并没掺杂经济利益的因素。”岳晓东指出,可现在的“杀熟”,更多是侵犯他人的经济利益。如天津某媒体报道,一名男子连续骗了3人及一家单位,共骗取人民币3万余元,这3位被害人均与其有亲属关系。一项资料也显示,60%的犯罪案件都是“杀熟”。
错信“自己人”是隐患 “杀熟”之所以成功率高,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特有的人际交往模式所形成的心理定势:与人交往时,对“外人”、“生人”排斥、不信任、不合作,对“自己人”、“熟人”则是信任、合作互惠。由此,岳晓东指出,“信任过度”与“恐惧过度”就是受害者的心理软肋。“当作传销的亲戚蛊惑你做他的下家时,你的警觉意识容易松懈,难道亲友还会骗自己吗?这样的过度信任让人的心理不设防。”即便明知“来者不善”,但考虑到如果不“就范”,可能就断送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过度恐惧也为“杀熟”设下了陷阱。
除此之外,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国光认为,“杀熟”是经济社会独有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范围有限,道德监督相对容易,“杀熟”也就容易败露、触犯整个人际网络的人情法则,因此人们不会轻易杀熟。可在经济社会,当“以经济成就作为价值评估和社会分层的标准”理念甚嚣尘上时,人与人之间的功利性就盖过了情感性。
如何不中“杀熟”的招 “杀熟”伤了感情,但更可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任感以及人际关系安全感成了最大的牺牲品。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者王绍光等人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有29.8%的中国人认为陌生人值得信任和完全信任,而对于熟人的信任度仅有20.6%。
“纵然人际关系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保护自己。”岳晓东建议,一要该说的话还得说,只要自己有怀疑,不管关系有多好,都要直言不讳讲出自己的担心。这对对方有一定震慑作用,让他明白你不是好骗的。二是不怕啰嗦,反复提醒。这适用于对方找你借大笔钱财时,要时时提醒他还钱,不要因为自己难以启齿而当“冤大头”。三是必要时,不怕撕破脸皮。当对方油腔滑调地反复说服你时,或者说“你不够意思”、“忘恩负义”时,这样的人就不值得来往,撕破脸皮反而更好。 (本报记者尤蕾)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