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家四口人住的是三间砖瓦房,做饭取暖烧的是秸秆,满屋飘灰,呛人!上世纪90年代父母做生意赚钱了,我们盖了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厕所,厨房等都有;2006年,我自己在皇姑区北行附近的高档小区买了90多平方米的楼房。咱农民也在城里买房了!”10月19日,在东陵区满融经济区浑河西街道生活了30年的刘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得意地说。
10月18日,记者在棋盘山开发区望滨街道办事处闫家村看到,这里仿佛镶在翠玉中间,绿意宛如江南,彻底颠覆了传统印象中农村的模样。
村党支部书记齐国胜说,村里的90户村民,现在家家饮用自来水,而且24小时免费供水,烧的秸秆气也免费;生活垃圾更是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每天来收集,每户还建一个环保厕所。路是柏油路,各个巷口都有路灯。他说:“这30年来,村民盖房子的历史成了改革开放的见证。第一个阶段是土坯、草房,第二个阶段是带风火檐的房子,现在全是北京平。门窗也由原来的木窗、到钢窗、铝合金窗再到塑钢窗,城里装修流行啥,我们这儿就流行啥。你们城里不是流行衣帽间吗,我们这儿专门留个放粮食的储藏间。”齐国胜的住房变迁在村里也很有代表性——“改革开放初,家里两间房住,祖孙三代一起住,人均面积不足10平方米。15年前我盖了百平方米新房,10年前我兄弟分出去了,5年前父母也翻盖了90多平方米的三间房。现在我家是三口人住三间房,人均面积30平方米,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调查表明:改革开放前,土坯房、草房等各类简易房遍布沈阳农村,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5.2平方米。到2007年,全市农村九成以上的农户有过一次甚至多次翻建或新建住房的经历。仅1978年至1988年,房屋结构就有了新变化,93%的新建房屋是砖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1978年,农民人均用于居住的支出仅为18元,2007年达到643元,比1978年增加625元,增长34.7倍。2007年住房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6.7%,比1978年上升6.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也在持续扩大。到2007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8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4倍;人均住房价值达到1.7万元。
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提供的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住宅设有独立的厨房:2007年,我市农村厨房拥有率均达到九成以上,95%的农户住房内有厨房,改变了过去那种厨房连着炕的现状,达到了既美观、又卫生的居住要求。生活用燃料日益注重环保:1978年以前,绝大部分农户使用柴草做饭、取暖。据2007年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农村固定使用液化气做饭的农户占34.7%,液化气、柴草并用的农户占60%以上。饮用水安全提高住宅配套:2007年,我市农户中饮用自来水的已占41.3%,饮用深井水的农户占54.6%。此外,49.3%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网;有93%的农户拥有固定电话机。用暖气取暖的农户达到32.9%,农民冬季取暖更加方便、清洁和环保。
如今,立体交通网络交织于农村的每个乡村,齐国胜说;“现在每天10多趟公交车经过我们村,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
经过30年来沈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居住消费逐步趋向城市化。2007年农民居住消费所占比重高于城市居民6.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沈阳农民新购、建房屋正追求多样化,部分农民选择在城市购置商品房。
本报高级记者马驰通讯员贾万军
大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