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靖办公室的对面,就是燕郊第一个高层住宅项目——上品福城一期 |
9年前到燕郊 亲历房价从600元涨到5000元的全过程 面对如今低迷状态 房产销售经理称——
“燕郊房再不好卖也好过北京”
曲靖199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距离北京天安门仅35公里的燕郊工作和生活,目前是燕郊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上上城的销售部总经理。
在燕郊打拼近10年,曲靖一直在福成集团工作。
从养牛公司的小职员,到集团地产项目的销售部总经理;从一个月只卖出15套房的尴尬纪录,到现在2000套房源一周售罄的辉煌,曲靖见证了燕郊9年的变化,而她更是当地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亲历者。
面对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曲靖仍然很有信心:“这里的房子即使再不好卖,也要比北京楼市的处境好很多!”
回忆当年
1999年 项目总部曾是成片的荒地
曲靖现在的办公室,就在上上城项目总部的2楼,位于燕郊开发区东部。从她办公室宽敞的落地窗向外望,可以看到四周全是已经入住的高层住宅。
在附近,还有高档的酒店和购物中心,以及众多餐饮店面。
1999年夏天,刚刚大学毕业、只有22岁的曲靖从黑龙江只身到北京寻求发展。然而,在繁华的北京没呆多久,她就因为应聘到福成集团工作,来到了当时她听都没听说过的燕郊。
初到燕郊时,这个喜欢逛街购物的女孩子多少感到有些失望,因为这里没有高楼大厦,甚至连个像样的商场都没有。
“你能想像吗?现在咱们坐的这个地方,曾经是成片成片的荒地。”曲靖告诉记者,9年前的燕郊,除了国道,镇内连条主路都没有。“那时候从镇东头走到西头,只要15分钟,现在开车贯穿燕郊开发区东西,要一个小时了。”
1999年 燕郊房价600元/平方米
曲靖到燕郊后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和很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一样,曲靖住进了集体宿舍。
“那时候我们公司的条件还算好的,租了一整栋楼。不过办公和住宿都是在一个楼里,现在看当时的条件还是很简陋的。”曲靖说。“9年前,燕郊的楼房还很少,居民区是以平房为主。而楼房也都是6层以下,主要是一些事业机关的家属楼,看上去很旧。燕郊当时也没有什么房地产项目,当地最好的楼房,房价也只有600元/平方米左右。”曲靖回忆。
每到周末,曲靖都会和同事坐930路公交车去北京市区玩,那时还没有高速路,坐车就要一个半小时左右。“9年前的930路公交车也还只有一趟线,不像现在这么发达。”
初露头角
2002年高端住宅瞄准北京人
2002年,福成集团正式进军房地产业,曲靖也被作为培养对象,派到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工作。
曲靖所在公司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现在其办公室对面的上品福城一期,一共10栋楼,均为12层高层住宅。“开发这个项目时,我们的定位就是针对北京的客户群。”曲靖说。
曲靖介绍,当时,燕郊居民的工资水平都不高,当地人平均月薪在1000元左右,而上品福城一期的起价是1680元/平方米,当地人很难承受这样的房价。
2003年 售楼小姐房展会遇尴尬
上品福城一期,是曲靖参与销售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当时她的身份就是一名普通的售楼小姐。
虽然这个楼盘的定位一开始就是针对北京客户群,但从2003年年初销售开始,进展并不像曲靖和她的同事们所设想的那么顺利。
2003年年初的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片火热。在2003年的北京春季房展会上,曲靖和她的同事满怀期待来参展。
“我们当时为了上品福城一期的销售,在房展会上的一个显要位置,布置了非常漂亮的展厅,而且在众多高价楼盘中打出了起价1680元/平方米的宣传广告。”曲靖回忆,当时这个价格确实吸引了非常多的北京市民,但是很快现实就给曲靖和她的同事们泼了一盆冷水。
“那几天很多人拿着我们的宣传手册到我们展位,全都是问燕郊在什么地方。”曲靖回忆,“我们开始回答说燕郊是在北京东边,但很多人还是不知道,于是我们就说在通州东边,属于河北省,结果几乎所有来问的人,都是直接把宣传手册还给我们,掉头就走了。”
2003年 月售15套房成销售冠军
回到燕郊后,上品福城一期的销售并不理想,曲靖是头一个月的销售冠军,也只卖出了15套房子,而当时北京的同行,一个月卖出100多套房子再正常不过。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2003年非典的暴发,又让项目销售提前进入了“寒冬”。“‘非典’的第一个月,我们只卖出了29套房子。”回忆起那段经历,曲靖至今仍很感慨,“那是我做的第一个项目,没想到1500多套房子全部卖完,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事业发展
2005年 客户找上门
“对于我来说,进入房地产这行后真正的春天,是从2005年开始的。”曲靖告诉记者,2005年,她所在的福成地产开发第二个项目——上品福城二期,并于当年年底开始销售,起价是每平方米2500多元。
当时燕郊已经有近10个正在开发的高层住宅项目,当地的平均房价也已经涨到了3000元/平方米左右。
和2003年相比,2005年的燕郊已经逐渐被人所熟悉。曲靖介绍,上品福城二期用了不到10个月就全部销售完了,购房者大部分是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本地买房者的比例不到30%。
“特别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燕郊的房子出现热卖迹象,以前是我们找客户,到2005年下半年会有很多人从北京过来看房子。”曲靖回忆。
2006年 劝不走等号人
在曲靖看来,燕郊房地产业的真正繁荣,是从2006年开始。2006年,曲靖开始负责销售公司的第三个住宅项目——上上城一期。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这个以小户型为主的项目,定于2006年12月1日放号,最开始只打算放700套房。但是,从当年11月27日早晨7点多开始,就有人去售楼处排号。
“我们的人怎么劝,排队的人都不走,那时候的感觉,跟2003年比真是天上地下啊!”曲靖回忆,到放号当天,售楼处门前已经有1600多人排队。
当时燕郊的房价,也已经涨到了3300元/平方米左右。
2007年 2000多套房一周卖完
2007年,对于燕郊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无论销售还是房价上涨,都是最为火爆的一年。
2007年3月开始,曲靖负责销售一个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的小户型住宅项目,第一次3300多套房,不到一个月就卖完。5月卖出第二批3000多套房,用了半个月,而随后的2000多套房,一个星期就卖完了。
曲靖介绍,2007年是燕郊房价上涨最猛的时期。2007年3月,燕郊的平均房价在3400-3500元/平方米之间;到5月份就已经涨到了3800-4000元/平方米之间;10月份时达到了4400元/平方米;年底时就已经涨到了5000元/平方米左右。
前景展望
2008年 “老人”仍乐观
曲靖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已经有近10万新北京人(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在燕郊买房居住。
在她看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燕郊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附于北京,因此房价的走势也和北京房价变化紧密相连。
从2008年下半年起,北京楼市逐渐低迷,燕郊的房价变化也处于停滞状态。“明显的降价还没听说,但几乎所有的在售楼盘,都在打折销售,这在2008年年初以前,是从没有过的。”
曲靖表示,和北京楼市不同的是,燕郊的房子基价低,因此房价和北京相比还是有很大优势,而且交通越来越便利,现在来看房的新北京人还是很多。
作为一个已经在燕郊生活9年、在当地房地产业也已打拼6年的“老人”,曲靖对燕郊的楼市并不悲观。“我个人认为,燕郊的楼市不会进入寒冬,这里的房子即使再不好卖,也要比北京楼市的处境好很多!”曲靖充满信心地说。
本版文并摄/记者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