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政策“回调” 人们或许清晰地记得,就在一两年前,南京房价曾让人心惊肉跳地节节攀升,有好几个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处于领跑的地位。此后,也就有了南京调控房价的一系列组合拳:明码标价、一房一价、限价销售……
“目前成交量萎缩得很厉害。
”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郭宏定坦言。今年1至9月,商品房的成交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40%左右。“如果下降20%或许还能承受,毕竟去年有些过热。但是,下降40%,那就很不正常了。”
“救市新政”应运而生,全称是《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一共20条,是个一揽子方案,也是一套组合拳。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套组合拳方向完全相反,去年是“压”,今年是“托”。另外,去年的组合拳主要是针对开发商的,而今年的组合拳,开发商、购房者都能从中受益。比如,税收优惠、购房补贴、适时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这是针对购房者的;加大房地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优化土地出让条件等,这是针对开发商的。
影响最直接的、也最受热议的,是对购房者的补贴政策。“二十条”中说,在今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期间,购买90平方米以下(含90平方米)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的,给予房款总额1%的补贴;购买90—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的,给予房款总额0.5%的补贴。另外,“二十条”也明确取消了去年以来实行的“一房一价”措施。
“20条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政策的回调。”郭宏定解释,去年的楼市好比发烧,政府开出了降温的药方;现在,楼市已经降温,甚至已经转冷,继续吃降温药肯定不行了。
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至2%,是地方财政收入1/4至1/3的来源 和此前西安等城市出台类似“救市”政策后的反响差不多,南京这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购房补贴政策,也遭遇一些非议。
有人说得很尖锐:这种表面上惠及民生的政策,其真正的作用是借公共财政为开发商托市,最终的结果是高房价依靠财政的补助仍然得到维持,甚至还可能进一步走高,可能强化部分开发商继续维持暴利心态,显然无助于房价回归理性。
还有人说得更刺耳:“表面上,补贴是发放给了购房人,但是购房款最后到哪里去了?还不是进了开发商的腰包!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补贴在本质上是补给了开发商。”
“地方政府不应该救市”,“房价应该让市场决定”……持这样观点的人为数不少。
但是,在郭宏定看来,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他列举了一些数据,大致可以反映南京房地产市场的概貌:南京市每年房地产的投资规模400亿—500亿元;商品房(包括二手房)成交额大约七八百亿元;房地产业提供的直接税收近100亿元,而去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28.5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0.19亿元;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在100亿元左右,好的年份会超过100亿元,当然净收入没这么多,大概一二十亿元,大部分补偿给老百姓。
“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至2%,地方财政收入1/4至1/3来自房地产业。”郭宏定说。从以往情况看,南京市每年的商品房成交量大约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二手房在400多万平方米。可今年到目前,交易量才五六百万平方米。
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夏德智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至10.3%,低于去年同期25.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双双下滑,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0.4%和36.9%。
郭宏定不讳言,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绝对重要的”,甚至是“第一位的”。“有了钱,地方政府才能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比如最近6年,南京开发建设了700多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1万多户居民享受到廉租房保障政策。”
“房地产业动荡,金融业首当其冲。”支持“救市”的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指出。楼盘卖不出去,或者房价大幅下降,开发商还不了银行的钱,就会给金融业带来严重危机。房地产业是一个长长的产业链,与之相关的有几十个产业门类,包括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此外,房价大幅下降,对已购房的人而言意味着财富缩水。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房价并非“跌得越多越好”,大起大落不利于健康发展 市民普遍希望房价下降。“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想法,恰恰说明很多人不了解房地产业。”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张先生说。他认为,无论去年的“一房一价”、“明码标价”等限制性措施,还是现在鼓励购房的“二十条”,都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
“我们开发商其实也不希望房价大幅波动。有人说房价应该跌,跌得越多越好,甚至说应该按成本价销售。说这些话,是因为人们无法预测房地产市场剧烈震荡带来的连锁反应。”张先生说。
专家也分析,地方政府放任房价大幅波动,或者直接干预房价,都不可取。宋林飞说,政府本身不应也无法提高或压低房价,房价总体上是由供求关系、开发成本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只有在房价出现非理性涨跌的情况下,政府才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补贴0.5%或1%,额度确实不大,但这些措施的取向是对的。”宋林飞说,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信心不足。一般的消费心理是“追涨杀跌”,去年房价大涨的时候,购房者排起长队,现在房价滞涨甚至下跌,人们又开始观望,都想等一等,看看是否还会跌。“政府的救市举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振消费者的信心。”
上海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印堃华认为,南京等地的这些补贴政策只是一剂“强心针”,短期可能有些效果,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必须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广泛认同,这才是最重要的。他总结,房地产业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要素优化组合。
专家指出,在住房的问题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时又是互补的。“市场解决的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租房也租不起的低收入群体,就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而必须由政府的住房保障制度来解决。”印堃华说。
宋林飞的观点相似。他说,中高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政府不必干预;政府关注的,应该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其实,政府筹措一些资金,包括吸引一些社会资金,购买一部分住房,拿出来出租,或者建设一些经济适用房,解决买不起房者的住房问题。”他认为这是更进一步的“救市”举措。
也有专家认为,在房价的问题上,地方政府的心态也值得探究。“是因为地价推动了房价,还是房价抬高了地价,仿佛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深究一下,在房价形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扮演了什么角色?在钱和地的交易中,是否还存在腐败行为?”
同时,专家还提出,应该探索建立房地产业反暴利政策。宋林飞说,发达国家房地产平均利润7%左右,但我们国家14%都不止,有的地方达到20%、30%甚至更高。“暴利就意味着高风险。只有规定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才能有利于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记者汪晓东)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