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由香港最大的餐饮企业之一美心集团和中国民航总局共同投资设立。公司成立三年就收回投资,目前已上缴国家税收五亿多元。到2007年底,我国像这样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8.62万户,投资总额2.11万亿美元。以下是港方投资人、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伍淑清的讲述:
邓小平先生说: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 我现在仍记得很清楚,当时是怎么来的内地。30年前,邓小平先生邀请香港人士到四川看看,1978年12月10日,我从香港到深圳,再坐火车到广州,晚上坐飞机到贵阳,然后到成都、重庆、湖北、广州,之后返港。
在从武汉到广州的火车上,我在广播里听到了邓小平先生的声音。他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
“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我听不懂什么意思,决定到北京看看。当时希望做食品,但不知做什么食品。通过中国民航总局,我们了解到1981年中美要复航,从北京到旧金山直飞30个小时,3顿饭,没有航空配餐是不行的。
那时候飞机上吃的是什么呢?饼干、煮鸡蛋,还有一点午餐肉。美国人说,你不要在北京搞配餐了,我在日本给你搞。中美要通航,没有自己的配餐怎么行呢?
我觉得这是个投资机会,但那时家里人很怀疑。伯父的意见是不要来,一方面不清楚在北京是怎么做事的,另一方面没有法律,没有保证。
不就是个做饭吗,干嘛交给资本家呢? 建立合资企业,在内地还是很新鲜的事物,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谈股份制,怎么谈合资,谁批,能不能批下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来的,而且我们有担心,中方也有担心。有人说,不就是个做饭吗?干嘛交给资本家呢?
我觉得有机会要多闯闯。决定来投资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谈判也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从1979年6月开始谈,直至1980年5月合资公司开业,前前后后一年多。
刚开始谈,很费劲的。6月份就谈了三次,我们也不会讲普通话,用纸用笔沟通,用繁体字。有一个人懂一点点广东话,也帮我们沟通。
那时内地相关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1979年7月8日开始实施的,共15条。在9月中旬,我们就先把香港的公司法翻译成中文,民航局的朋友将我们的繁体字翻译成中文简体字,一条一条对,经过一夜的辛苦工作,从晚上十点谈到第二天早晨六点,终于形成了相关文件。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在民航总局签署了备忘录。
在审批过程中,国家经委、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海关等部委曾专门开过三次会,对合同上的21项条款逐一斟酌,每次都争论不休。毕竟是第一次打交道嘛,大家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不一样,都要考虑各自利益。
我那时既不认识门路,又不认识人,常常是单枪匹马去谈判。当时人也年轻,有着一股傻劲,怀着一个理想,没想过困难。我相信,大家都是中国人,只要有诚意,都可以开门见山地谈。
为赶在中美通航前做好配餐,中国民航总局的一位领导有一天和我爸爸说,审批过程是很长的,太多部门要研究,不管批不批,先做吧,你先把设备买进来。我们也很矛盾,直到批下来才算放心。
1979年10月,我们下了500万港币的设备订单。那时很多人认为,做饭嘛,只要有个锅就行了,没有生产线的概念。设备也只有美国和德国有,但不卖给中国,只能以香港的名义买,然后从香港运到天津港,再拉到北京。
很不容易的。所以,改革开放,不是有钱就可以进来,进来就可以发财的。民航总局曾经跟日航、新航都谈过,人家都表示,没有批下来,设备不可能先进来的。我们是先有了鸡蛋后有了母鸡。
外审字(1980)中外合资企业001号 1980年5月1日,双方合资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共投资588万人民币,中方占投资总额的51%,港方占49%,是“外审字(1980)中外合资企业001号”,同期报上去的还有建国饭店等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公司作为“001”号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的。
合资公司的成立不仅引进了有关法律条文,引进了财务审计制度,还引进了管理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也竖起了前所未有的标杆。但公司建立初期,人们很不习惯:进出车间要用香皂洗手、还要戴帽子、换衣服?要知道那时物资紧缺,就连普通肥皂都是凭票供应的,人们不舍得用香皂。我就从香港运来香皂,并允许大家带回家,但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保证在工作期间执行严格的卫生标准。
目前,合资公司为近五十家中外航空公司提供高标准的配餐,每天的配餐量最高达七八万份,但28年来从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这个“零事故”的纪录,至今仍是合资双方和全体员工所引以为自豪的。
本报记者 辛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