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坐落在北京西北部的航天城格外秀丽。在神舟七号飞船安全返回着陆后,记者走进航天城,独家采访了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航天工程总体室副主任、着陆场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安振华高工,请他谈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建设情况。
着陆场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陆地疆域中寻找一块适宜的场地作为载人航天着陆场,是着陆场系统一项最基础也极为复杂的任务。
安振华说,着陆场建设凝聚着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从1993年到1996年,着陆场系统第一任总设计师夏南银、主副着陆场主任设计师刘志逵,与方案论证组的同志先后对理论上适宜做着陆场的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地勘察,最终确立了以内蒙古作为主着陆场,副场选在酒泉卫星发生中心附近地区。安振华说,对着陆场的条件近乎“苛刻”。一是应当选择在飞船飞行地面轨迹尽可能多圈次通过;二是要大,既可满足返回舱正常着陆,又要考虑应急降落;三是地势平缓,斜坡不超过15度,无高山沟壑,少高大树木,最好没有大型工业设施、铁路、高压线、水库、居民区;四是雷电、大风、冰雹等危险天气频率低,气象条件较好。
安振华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着陆场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优化过程。前六次的飞行试验中,其中有2次载人、4次无人试验。每一次试验任务后,系统内都要进行任务总结,针对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和设计中的缺陷,进行研讨和反复试验,使问题归零。由于每一次的试验目的和特点都不一样,他们都要重新设计大纲,包括五大分系统的修改调整。这次神舟七号任务是夜间发射、傍晚返回,针对这一特点,他们在发挥新建成的空中搜救指挥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和数据信息系统,增强了搜救力量,以更好地实时掌握返回舱的运动状态。
谈到着陆场的未来建设,安振华坚定地说,肯定要朝着精干高效、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科研人员将进一步对系统建设进行优化整合,不断改革创新。未来的返回舱搜救全过程都要朝着可视化水平发展,人们可以看到飞船着陆以及应急搜救全程动态图像,指挥、通信和信息传输等都将实现可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