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向年轻人进军
颈椎病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和它结缘
本刊记者 林海 发自北京
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一名52岁的男子,双下肢麻木,不知道什么原因,医院后来诊断为末梢神经炎,可按神经炎症治疗,但治疗后症状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
这一案例被山东威海市颈椎病研究所李光强医生等人收录在误诊病例库中,他们专门研究了该所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的37例脊髓型颈椎病误诊病例,文章发表在2002年第12期的《中国误诊学》杂志上。
类似对颈椎病的误诊现象较为普遍,北京凯诺脊椎健康研究所脊椎矫形专家董安立也曾接触过多起这样的病例。他告诉本刊记者,有一个16岁的女孩,因为颈椎问题引起背部疼痛,她妈妈带她去看了5家医院,有3家诊断为心理障碍。结果最后,通过脊椎矫正治好了疾病。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一提起颈椎病就想到脖子痛,认为颈椎病是颈肩部的局部病症,而事实并非如此。74岁的颈椎病老专家潘之清说,“有颈肩臂痛者多是轻型颈椎病,而严重的颈椎病(如椎动脉型、脊髓型和大部分交感型)多无明显的颈肩痛,甚至颈肩部毫无感觉症状,突出的表现为运动麻痹,常因下肢瘫、头昏、头晕、耳鸣等就医。”
颈椎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处在脊柱的关键位置,颈椎病变会引起颈肩部肌肉紧张,产生疼痛症状,而且颈椎是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功能的植物神经的必经之路。
潘之清的研究表明,颈椎病与人类的多数慢性病有关。如,颈椎病是血压异常、冠心痛、心律失常、脑缺血性疾病、中老年眩晕的病因之一;颈椎病为猝倒症之首因;颈椎痛是神经衰弱的重要病因。
在颈椎病专家看来,多种原因都可能引发颈椎病,如椎间盘病变、椎体及其附属结构病变、椎管狭窄及血管因素与化学环境改变等等。
此外,颈椎本身处于整个脊柱的最上端,整个脊椎结构的病变同样可能会影响到颈椎,而颈椎也同样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影响到胸椎、腰椎等,并引起其他肢体部位的病变。因此,治疗颈椎病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症状出在颈椎,但治疗的重点却非颈椎,可能是胸椎或腰椎等部位。
医生诊断颈椎病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看临床症状,二是看影像学是否显示颈椎间盘或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如果两者都符合,一般可确诊为颈椎病。
向年轻人进军
据统计,中国颈椎病患者已达5000 万人左右,且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约100 万人。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颈椎病,到了60 岁,患此病者高达50%。
卫生部北京医院医生李晶曾对500例颈椎病患者的日常活动(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的动作)及伸、屈颈时所出现的颈椎病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睡眠姿势、枕头的高度等与颈椎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年龄被认为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因素。颈椎病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有关研究表明,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20~25岁即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到55 岁左右为高峰。此后由于颈椎活动的减少等原因,发病率反而有所降低。
但是,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日益提前,并呈现增多的趋势。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陈香仙教授对2100名中学生的颈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显示,有824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占总抽检人数的39.24%。她认为,长时间的伏案学习、用电脑、背负沉重的书包、不用或使用低枕头等因素,是导致中学生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院的裴仁和2002年在《中国中医骨伤》撰文指出,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约占总患者人数11.1%左右。浙江医院骨科医生姚宝祥、朱加德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他们对该科室1983至1986年就诊患者进行分析,发现30岁以下的病例有47例,占总数的12%。
职业和颈椎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颈椎病老专家潘之清说:“长时间从事固定姿势的人群,如IT 业工作者、设计师、职业经理人、文字工作者以及司机。患者年龄在20~50 岁之间,文化层次中等偏高,性别比例并无明显差别。其总体特点是:城市比农村多,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出生时的损伤是颈椎发病的主要原因。南京军区解放军第83医院骨科主任徐栋华曾撰文指出,“胎儿出生时绝大多数是头先露。继续分娩的过程中,最大的关卡是胎儿肩部。为了协助娩出双肩,助产人员常将胎儿颈部前屈、后伸或左右扭动。要知道,胎儿颈部十分娇嫩,由此很可能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颈椎间盘损伤。若缺乏经验或者操作粗暴,更可能引起新生儿颈椎脱位。有统计资料显示,80%的婴儿的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在出生时处于半脱位状态。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声啼哭,是为了肺部开张,开始自主呼吸。但此后如果仍然啼哭不止,很可能是因为颈椎受伤引起疼痛。”
增加运动被认为是防治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运动过度也同样会造成颈椎损伤,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受伤。1984年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体操金牌的马艳红,退役后专门发起成立“马艳红•奥康优秀退役运动员脊椎矫正康复计划”,帮助优秀退役运动员进行脊椎矫正康复治疗。
治疗方法
颈椎病引起的相关疾病复杂,治疗也同样显得混乱。“身体哪个部位有症状就去哪个科室。”大多数颈椎病,即颈肩臂痛的治疗在医院的骨科。
回顾医学界对颈椎病认识的历史,在中国不过几十年。1980年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医学专著《颈椎病》的潘之清教授回忆说,他上世纪50年代学医8年,但从未看到或听到“颈椎病”病名。上世纪60年代,他在山东医附院任神经科医生时,几乎所有的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都被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衰弱或美尼尔氏病。这也是他终身研究颈椎病的原因。
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舍曼正统脊椎矫正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董安立教授2000年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脊椎矫正诊所。他一直倡导建立医学上的脊椎科,有人问他,“如果要建立脊椎科,你觉得脊椎科应当占什么地位呢?”他说,“脊椎在人体中占什么地位,脊椎就占什么地位。”
在美国,对脊椎及颈椎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争议。董所运用的脊椎矫正法在中国被认为是引进西方的治疗方法,而在美国却被认为是来自东方的自然疗法。
有关数据表明,在国内,95%以上的颈椎病依靠非手术的综合治疗。牵引、理疗、针灸、推拿按摩等都被广泛采用。这些治疗手法的采用,不少机构基于商业利益考虑,片面夸大自己所掌握手法的疗效,如有些机构宣传称推拿按摩就可以治疗所有的颈椎病。但事实并非如此。
牵引、理疗、针灸、推拿按摩都有不同的针对性,如牵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力学疗法,就是给脊柱加载(施加压力),使其相对应变化(相对伸长),拉开椎体间的距离,以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脊髓和血管等受压,调整颈椎与周围神经、血管、肌肉间的关系。
对推拿按摩来说,卫生部北京医院疼痛诊疗中心何浪医生指出,“操作人员应经严格训练,操作手法不应千篇一律,操作次数以每个疗程不超过5 次为宜,不可长期接受推拿按摩。”
手术治疗一般被认为是出现明确的手术指征,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才采用。一般来说,任何一种手术治疗,如果不配合术前、术后康复护理指导,都很难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对于各种治疗手法来说,日常生活的预防和保养就显得更为迫切,尤其是对长期伏案的工作人员。这些方法包括,不要过长时间固定一个坐姿不动,隔一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活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颈椎的生理曲度枕头等等。
董安立教授提倡,我们应当像爱护牙齿一样,爱护颈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