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对患者要有感恩的心”——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福德
本报记者 张丹珊
他并非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也不是吸引眼球的公众人物,只是一个普通医生。和他接触,你会发现,他和你印象中的医生有所不同。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周福德,1967年5月生于内蒙古,现在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在医院里,他总是白帽子、白口罩、白大褂全副武装,只露出有神的眼睛。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做时,他会高兴地大声说:“你这样做是对的!”
在肾内科病房里,挂着患者送给周福德的很多锦旗和匾额;在周福德的个人主页上,有患者留下的充满感激的一行行文字。从这些锦旗、匾额和文字里,你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医生:“百问不烦”,当天回复咨询邮件;主动给患者打电话询问治疗情况;借钱给经济困难的患者以完成治疗……很多患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好大夫!”
说起“好大夫”,周福德笑了:“每个医生都想当好医生,只是我坚持下来了。我有能力去帮助患者,只要是对患者有利的事情我就做。”
跟“活救护车”学医
和周福德联系电话采访时,他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挂职,担任医疗副院长,进行技术支援。他接连发来3份不同侧重的简历,还把手机、办公室和宿舍电话号码一并留下,认真、耐心和细致可见一斑。
周福德说,自己走上从医之路是因为,当医生能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而现实中的好医生太少。“少年时,我鼻子上长了个小疖子,给我看病的医生水平太差,从那时我就想,自己将来要当个好医生。”
1985年高中毕业后,周福德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实习期间,他住在急诊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得到了一些老大夫的真传。1991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工作。科里的一些老大夫学识渊博,多次攻克疑难杂症,被称为“活救护车”。年轻的周福德把这些前辈当成榜样,发誓为患者解除病痛。
从住院医师到副主任医师,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周福德说,自己也经历过困难的日子。1994年,父亲突然去世,周福德要供两个弟弟上大学,经济压力很大。此外,考博士研究生时,他的专业课成绩名列第一,外语成绩却比分数线低两分,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申博”历程。“同学在1997年就拿到博士学位了,我今年7月才拿到,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
这个医生“不一样”
从医17年,周福德诊治过上万名患者。他说,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别的医生诊断不清楚的病我能诊断清楚,别人治不好的病我能治好。”
周福德说,有两个选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具有特殊意义。“高中毕业后选择读医学院校,让我有机会当医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让我有机会成为好医生。这家医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前辈们很愿意带年轻医生,可以说是‘医生的天堂’。如果当初没有进入这家医院,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刚到肾内科工作,医院和科里的民主气氛就给周福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大夫可以当面说老大夫诊断得不对,只要你说的对,老大夫就会支持你。听取不同的声音能集思广益,避免误诊。”
在工作中,周福德和患者相处的一些细节,让患者觉得“这个医生不一样”:每天去病房鼓励患者,打电话询问患者的治疗情况……周福德说:“打电话给患者,花不了几个钱,每天做一点,工作量并不大。患者不能时刻在医生视线内,医生却要时刻掌握患者的情况,出现问题才能及时处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生做的可能是小事,但对患者来说就是大事。”
能够做到随时在大脑中存储“患者数据库”,周福德说,这得感谢以前受过的良好训练。“当住院医的时候,医院要求我们把患者的姓名、年龄、血型、病情、服药情况和化验结果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时间长了就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看到患者发来的邮件,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说明近况,但患者的全部情况会立即浮现在我脑海里。”
惊心动魄的“艰难战役”
2004年,周福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艰难战役”。
肾内科收治了一个情况特殊的患者。一个27岁的产妇,产后发生了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持续无尿,反复出现心衰。经过血浆置换治疗,患者肾功能好转,但血浆置换一停就病情危重。一次血浆置换的花费大约6000元,患者花费巨大,家属对治疗信心不足,继续治疗下去可能出现医疗欠费。周福德和同事们认为,此时不该考虑欠费问题,在20多次血浆置换后,患者转危为安。出院后,患者不仅结清了24万元的医疗费用,还给病房送来一块写着“华佗再世”的匾额。
在周福德的个人主页上,一个患者留言说,他感谢周医生,因为他敢做决定,患者欠费也不停止治疗。这位患者曾欠费两万元,出院后主动跟医院签订了还款协议。一位30多岁的北京工薪族,曾因肾病住院3次。第3次住院时,患者没钱交住院押金,病情危急。周福德借给患者5000元支付押金,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周福德说:“医生的创新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有时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医生不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当患者有生命危险时,医生考虑的问题不该是钱,不能因为患者欠费就停止治疗。”
医护人员“不二过”
如今,医患纠纷不时走入公众视线。有人说,医护人员“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
对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周福德深有感触。他从2004年开始担任科里的法律代理人,一旦出现医患纠纷,就要出面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甚至启动法律程序。“当医生,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有责任心才会把患者的事当大事。我的观点是,有错就认,把患者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就能获得谅解。医护人员只要做到‘不二过’(别人犯过的错自己不犯、自己犯过的错不再犯),对患者负责,患者自然会信任你,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今年9月,周福德被派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担任医疗副院长。和北京相比,新疆天气很冷,10月下旬就下了大雪,气温降到零度以下。这家医院虽然是三级甲等医院,但肾内科只有一位大夫,而且已经休产假。涉及肾内科的事情都由周福德处理,几乎是全天候随叫随到……
“汶川地震后,我们科70多岁的王海燕教授亲自上阵到灾区去。虽说到新疆工作一年半肯定有困难,可无法和这些前辈的困难相提并论。兵团为新疆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帮助他们是应该的。”
谈到未来,周福德说:“我的工作很有意义,这一生活得值!这辈子我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以后要继续当个好医生。”
参 考 资 料
年轻人怎样保护肾
据统计,20至40岁的青年男性,慢性肾炎的发病率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福德说,研究显示,在北京市,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13%,从全国来看也大体相同。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但因为肾脏病发病通常比较隐匿,不易察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
对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要保护肾脏,就要在生活习惯上做出调整:适当运动(一周3次,每次半小时);控制体重;不滥用药物、保健品和偏方;少吃油炸食品;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常规化验。(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