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重大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重大跨越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姚润丰、王皓宇、李永华)水满为患,水涸为灾。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文明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就是兴水之利、除水之害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1998年大洪水后,在寻求解决水资源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中,我国治水思路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大转变。


  在治水新思路的引领下,我国防汛抗洪工作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水利建设实现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的转变……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重大跨越有力保障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1994年9月12日,治理黄河的战略性工程――小浪底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12月27日,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资,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30年水利建设硕果累累,大量水利工程全面发挥效益。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中下游3578公里干流堤防达标,与全面进入试验运行的长江三峡工程联合运用,大大提高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其中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黄河万家寨、小浪底工程的建成运行以及黄河下游982公里堤防工程的达标建设,已具备防御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的能力,为确保黄河岁岁安澜打下坚实基础。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将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治淮19项骨干工程初步形成防御淮河流域性大洪水的防洪工程体系,并成功防御了2007年淮河大洪水。太湖综合治理11项骨干工程建设不但将太湖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在1999年特大洪水中有效拦蓄和外排洪水44亿立方米,直接发挥减灾效益达92亿元,在2007年太湖大面积蓝藻水污染事件中,通过实施“引江济太”,有力保障了太湖地区供水安全。

  据水利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新增库容2333亿立方米,建设水闸15201座,新增堤防长度11.92万公里,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4549万千瓦,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991万亩,建成引滦(滦河)入津(天津)、引滦(滦河)入唐(唐山)、引碧(碧流河)入连(大连),引黄(黄河)入青(青岛)及珠江向澳门供水和东江向深圳供水等调水工程。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7085座,调蓄能力达到6000多亿立方米,保护5.6亿人和4.6万千公顷耕地的防洪安全。

  民生水利取得历史性进展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百业兴。改革开放30年来,水利部门把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放在首位,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作,让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山区农民吃水难的辛酸。过去,在大巴山区、在西北农村、在黄淮海平原,很多农民祖祖辈辈喝水困难。为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政府把农村饮水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到2007年末,全国累计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结束了项目区群众吃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历史,特别是血吸虫疫区群众受益明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面临人均耕地和亩均水资源量刚性减少的形势,通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到2007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78年的7.3亿亩增加到8.67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5亿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0%的粮食、80%的商品粮和90%的经济作物,为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80年的6400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0030亿斤奠定了坚实基础。

  病险水库始终是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一盆水”。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1976年至1985年加固了65座大型水库,1985年至1999年加固了46座病险水库。自2000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资金376亿元,用于5407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据对“十五”期间完成的168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统计,恢复防洪库容约43亿立方米,恢复兴利库容约70亿立方米,大大提高了对洪水和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水资源节约保护迈出重要步伐

  塔里木河流域不合理开发导致河道断流、土地沙化严重;黄河断流导致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洞庭湖区盲目围垦,湖区萎缩严重,洪灾频发……重视开发利用、忽视节约保护的行为曾经导致了一些流域出现水资源失衡现象和程度不同的各种生态问题。这些惨痛的教训迫使我国的治水思路和治水观念及时调整: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治水必须尊重水生态法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为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自2001年3月水利部确定甘肃省张掖市为全国首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已确立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100多个,在国家、流域和省区三大层面已建立健全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划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等制度组成的水管理体系。

  全国用水效率和效益正在稳步提高。2003―2006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从448立方米下降到272立方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4提高到0.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22立方米降低到149立方米,全国用水总量年均增幅不足1%,用水总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国的水生态修复也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面积70.3万平方公里,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2.99万座。随着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力度,逐步开展了以水利措施修复生态环境的实践,实现了黄河连续8年不断流,黑河、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与环境继续改善。如今,黑河水畅其流,滋润着中游的张掖绿洲和下游的额济纳草原,形成了一条绿色屏障,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牢牢牵住,戈壁荒漠再度唱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歌,居延海再次重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旖旎风光。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