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股市“晴雨”作用渐强
怎么看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联动性,以及市场信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辉
近日上证指数整理回稳的走势,以及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笼罩下仍基本面良好的现实,使市场人士对国内A股市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关系问题兴趣再起。
A股能否“晴雨”中国经济?就此,《瞭望》新闻周刊近日走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任美林证券第一位华籍副总裁的胡立阳、财经首席理财分析师凯恩斯、深圳奔腾年代投资总监王伟臣、上交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等多名业内专家、学者及市场中人。
“晴雨”作用日渐其大
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在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时,不能仅仅从一个时点来看。尉文渊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A股走势与宏观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虽然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段宏观经济的走势和A股走势并不完全同步,但是,总体来看,二者的走势图是大致吻合的。”
财经理财分析师凯恩斯认为,在中国股市建立之初,A股经常脱离于宏观经济之外,而随着股改的开始,股市已经开始反映宏观经济。结合1993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与股市的发展状况,凯恩斯告诉本刊记者,从经济波动周期来看,我国存在一个平均7.5年左右的经济周期,1990年是谷底,1992年达到高峰,然后1999年达到谷底,2007年达到高峰。
与此同时,A股也存在一个类似7.5年的周期,但是在前期并不与宏观经济同步,自从股改以后,二者才有了明显的同步迹象。就是说A股越来越能反映宏观经济大致走向。1991年A股诞生,1993年达到顶峰,股市的高点比经济周期的顶点错后一年。1994年A股跌到低谷,开始慢涨,在2001年达到高峰。股市开始持续几年的大熊市,但是相反的是我国经济仍然上行,到了2005年5月沪指调整到998点,开始慢涨,到2007年沪指上涨达到6124点,成为历史新高,同时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中国经济GDP增速也达到了一个高点。由于宏观调控、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2008年经济开始出现调整,A股也同步跌破1800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凯恩斯指出,股市的基本功能是融资,但是股市的基石却是给予投资者持续的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在股市建立之中,股市的主要作用更多是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市场缺乏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手段,股市成为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圈钱和庄家投机的场所,而投机则是与宏观经济无关的。随着股改的开始,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激发了上市公司的动力,因此,2005年以后,股市开始反映宏观经济。
信达证券著名理财专家刘明军接受本刊采访时也指出,A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中国经济的相关性并不高,但是2007年以后,二者的关联性在变大。比如,在2001年开始的5年熊市中,不少上市公司业绩良好,但是股市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刘明军表示,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A股市场以前并不是全流通市场。其次,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化率较低。资本化率反映的是上市公司代表国民经济的程度。目前,美国的资本化率达到了1.5倍,去年我国也一度达到了1倍以上,但是,在此之前,资本化率都很低。再次,由于我国股市还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股市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还有待提高、投资者的投机心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与股市的表现还不完全正相关。
王伟臣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股市和经济基本面的关系呈现一种上下正相关的波动关系,但是在时间上不会完全同步。股市对经济的响应经常以迟滞或超前间断性出现。”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