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委证实:近日网络上热炒的“温州市委派人赴巴黎劝说滞留区委书记已于10月29日无功而返”的说法不实。由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进达率领的工作组一行四人,目前还在法国巴黎继续联系劝说杨湘洪回国。
但分析人士认为,杨湘洪短期内已不可能回国。(11月3日《法制日报》)
不远万里,飞到巴黎,可人家杨湘洪连面都不给见,虽然“无功而返”现在还不是事实,但即将成为事实。那位分析人士说,杨“短期内不可能回国”,而依我看,他“永远”都不可能回国了———这一点,在杨湘洪把辞职信交给别人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有关方面已经证实,曾有人举报杨湘洪卖官鬻爵,一起腐败案也与其有牵连,省纪检部门甚至找他谈过话;为了自保,杨还曾托人说情,希望不要就他的问题立案……也就是说,杨湘洪很可能也涉嫌腐败,而且他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风险。那么,“劝返组”如何打消“惊弓之鸟”的顾虑呢?说一些“请相信组织一定会公正处理”之类的官话肯定不行,承诺“既往不咎”或者“永不立案”更不可能———且不说温州市委没有这样的权力,即使是浙江省纪委也不敢打这样的保票。
能够在地方上一级一级地爬上副厅级的高位,杨湘洪绝不会是傻子,他肯定明白:“滞留”就是一条不归之路。听劝而归的结果肯定比当初主动回国糟糕得多,他再回国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丝毫都不用怀疑,在作出“不归”的决定前,杨湘洪肯定把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深思熟虑过了———既然迈出了这一步,就没有再回头的可能。果真如此,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我相信,温州市的领导们也不会不明白上述这些道理,他们可能也没有指望“劝返组”真能把杨湘洪劝回来。明知注定是“无功而返”却还要郑重其事地派人“万里劝返”,多半是出于两重目的:一,体现组织上的“仁至义尽”;二,给公众一个“交代”———对于属下的干部“滞留国外”而无所作为似乎说不过去,而“劝返组”的“不远万里”至少说明温州市“尽了最大的努力”。(盛大林) (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