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1-06 02:4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清河从柳林县城流出5公里,流到穆村镇三村委,河东岸是柳林电厂,河西岸是董家湾。这里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一分,村民惜地如金。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柳林干部和穆村镇三村委的农民就有一个梦想,在董家湾筑坝造地,造出生存和致富的“刮金板”。从2001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48万元帮助这里开发土地,但11月4日,记者来到这里,村民们却指着一座乱石山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年国家投资造的“地”,“乱石山”所在的这片沿307国道50亩开外的地块,现在是村干部自家的“刮金板”。
20世纪90年代后期,村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谋划董家湾造地,打报告、跑项目争取国家支持。2001年5月,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郝探兵与村委签订协议承包治理董家湾河坝。协议约定,郝探兵个人投资治理河坝,村里不投资,如向上级部门争取投资,村委会负责出手续,完工后由郝探兵与村委会进行六四分成,郝探兵占六成,村委会占四成。2001年底,郝探兵出任三村委村委会主任,上任后,郝探兵边以村委的名义打报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边采用预租场地等方式筹集资金,修筑河坝。2001年到2003年,县项目办、财政局等部门先后为董家湾土地开发投资48万元。三村委董家湾河坝200多米修建完工后,并没有造地,一位知情的村民说:“那年遇到非典,县城整治卫生环境,几个月就治理出来了。”原来,2004年,县城进行拦河蓄水工程,将清理出来的河道垃圾都拉到这里,堆积到坝内,把空隙填平。场地推平后,就被郝探兵租给十几家无证煤场。据村民介绍,当时的租用价是每亩每月500元,后来涨到700元,每年租金高达三四十万。2007年,柳林县依法取缔了这十几家无证煤场。而后在此施工的中交太中银铁路第八项目部与郝探兵签订了存一立方米弃渣5元、40万立方米200多万元的存渣协议,并收取了部分租金,于是,国家投资开发的土地便成了如今的乱石山。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隧道中清理出来的弃渣堆成了六七米高的小山包,当年的河坝已不见踪影,场地如今高出河滩四五米,河道堆积着沙石等建筑材料。村民们说,多少年来一直以为是现在身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郝探兵个人投资开发的这块地,所以并没多在意。直到今年,当年国家曾投资48万元开发土地的情况才逐渐被村民了解,而这块土地的收益郝探兵一直未与集体分成。
记者了解到,11月3日,柳林县检察院和公安局成立调查组开始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何,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高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