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百万人争当公务员,又是某些热门岗位万中挑一,今年的“公务员热”相比往年尤显突出,这么多年轻人不思创富而是如潮般地涌向公职追求“当官”,这激起了舆论沉重的忧虑:有人忧心于官本位思想对年轻人的诱惑,有人借此批判公务员的高工资高福利,有人焦虑于这会影响社会的创富和创新动力:年轻人都去当官分配财富了,谁去创造财富——公众对“公务员热”忧虑重重,对公务员指责多多,一直希望公务员及其管理部门能站出来直面舆论批判,给公众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好不容易等来了解释,但这个解释听起来却那么让人反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日前回应了社会对公务员热的批判,归纳了公务员热的四个原因:一是就业压力大,二是公务员考录的公平、公开、公正,三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三是报酬待遇比较稳定。他反驳了报考热是因为公务员工作比较轻松和待遇高,称如今公务员已经越来越难当了。(11月6日新华网)
“公务员热”倒成了反证公务员招考制度很公平很公开,成了公务员自我表扬、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理由——这种纯粹站在自身利益立场上,自说自话的自我辩解很难获得公众认同,只会强化舆论对公务员群体及其高工资高福利的逆反心理。公众有理由反驳:凭什么说“公务员热”是源于就业压力大,凭什么说这么多人热衷于报考是受其招考公平的吸引,又凭什么说他们不是受高工资高福利的吸引?作为一个公务员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这种空口的反驳很难让人信服。
其实,想要证明公务员没有舆论所传的那种高工资和高福利很简单,就是公开——不是总说公务员工资很高吗,那我们就公开自己每个月的收入,让公众通过清晰的工资条来比较公务员与其他职业的收入水平,看公务员是不是属社会高收入的群体;不是总说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和寻租收入很多吗,那我们就像发达国家的公务员那样申报自己的家庭收入,让公众监督自己的收入,这是自证清白最好的制度途径。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并不高得离奇,而且与自己的职业付出相称,有什么不好向公众公开的?公务员的收入来自公共财政,收入又涉及公共利益,根本不属于个人隐私。
可面对舆论对公务员高收入高福利的质疑,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公务员公布过自己的收入,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本群体收入的合理正当。看不到公务员实际的收入,倒是见到媒体一次次报道某些公务员高得荒唐、多得离谱的福利,看到网络一次次地曝光类似“公务员工资单上无纳税项”的丑闻,看到贪官落马后查出家中地毯下和银行账户中有成千万的不明财产,这一切当然只能强化着公众对“公务员高收入高福利”的恶劣印象。这种恶劣印象岂是尹部长空口一句“待遇不高”所能改变的。
待遇不高,为什么这个群体连公开收入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趋之若鹜?自我标榜公务员越来越难当、问责风险越来越大,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求越来越难当的职位,这在道理上根本说不通。
澄清公务员热的真实原因,除了让现实收入说话外,另一个途径是让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们自己说话。为什么不让年轻人们自己去说为什么报考公务员呢?通过翔实的调查来了解他们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到底是追求舆论传言中的高工资高福利,还是迫于就业压力,还是受到公务员考试公平公开的吸引,抑或是对公务职业的兴趣,各种原因的比例又是多少。通过客观的调查了解了年轻人的真实想法,才有资格站出来阐释“公务员热”。
(作者曹林,系新锐青年评论作者,现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评论员) (来源: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