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1月9日讯(记者周润健)“我的孩子不可救药了,都说了他800遍了,他还是改不掉坏毛病。”
“如果你说他8000遍,他更改不掉。”这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在刚结束的天津市第六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期间与专家的一段对话。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说,我们平时常常看到孩子身上的许多毛病:懒惰、依赖性强、不懂礼貌、任性、乱花钱、学习不专心等等,总有大人跟在后面说,有些父母有心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可就是不见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教育中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表不治里,没有把劲使在培养孩子的习惯上,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关颖解释说。
关颖表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打好做人的基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打好了,比孩子学知识、学特长对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关颖认为,从“小”做起最重要,也就是从小时候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家做起。
关颖强调说,良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父母要不怕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