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举报自考泄题
■特约记者/陈良飞
他们担心的是那些答案的贩售者们会把自考文凭的最后一点价值也贩卖掉
深秋的北京,天空湛蓝,王薇(化名)也一脸轻松,此时是10月26日16点30分,她刚刚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考场里走出来。
“考得不错!”她在心里慰劳自己。如果一切顺利,她就可以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然后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了。
为此,她已经整整付出了六年的时间。她很累了,需要好好地补上一觉。
第二天一早,按时发送的手机电子报搅扰了她的好梦,里面的一条信息更是打消了她的好心情。
据报道,“经北京教育考试院确认,在前天和昨天进行的全国高等自学考试中发生严重泄题事件。”自考法律专业的7门课中有5门涉嫌泄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即为其中之一。
“通过率高达98%以上”
10月26日上午,民事诉讼法8点30分开考。
早在前一天晚上11点13分,刘昌松收到了郑辛的一条短信,上面有全国自考民事诉讼法科目考试的全部内容,包括选择题答案,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所有题目。
刘昌松除了执业律师身份之外,还是北京数所民办大学兼职教师,教授多门法学课程。他决定揭开法律自考泄题“盖子”的想法半年前就有了。
“我要通过学生的牵线,才能买到答案。因为不是熟人,他们不卖。”刘昌松说,他这次找了三条渠道,分别通过三个学生:小费(化名)、吴鹏(化名)和沈芳(化名),沈芳就是通过郑辛购买的,郑辛的身份也是自考生。
一般来说,各科考题的答案都会在考前两小时发到考生的手机上。在两个小时里,考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记住答案。
“我就跟郑辛说,我的基础比较差,他发给我的中国法制史的试题,尽管告诉了答案在书中的页码,但这些页码我找起来都特别费劲,我向他提出能不能早一点把题告诉我?”刘昌松说,他这样叫苦报怨的目的是想弄清楚卖题者手上到底什么时候就有真题了。
印证的结果是,“郑辛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甚至更早一些时候,手上已经有题了”。
10月份自考开始前,刘昌松就跟北京市自考办考务科的负责人白老师、全国自考办考务处、全国自考法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处的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这使得他能够在每门课程开考前半小时至一刻钟不等的时间内,很方便地将买到的试题及答案通过短信发送到他们的手机上。
民事诉讼法开考后半小时,也就是10月26日的上午9点,刘昌松接到了白老师的电话,“基本无误”。当天下午2点40分左右,他又向刘确认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基本无误”。
一天前,郑辛刚刚向刘昌松兜售了民法和中国法制史两门课程的答案,每门约定150元,短信发送。
“当然这个卖题人非常谨慎,他把题卖给我的时候,不敢直接冲我这里收钱,都是找牵线的人。”
考试结束当晚,郑辛就发短信给刘昌松,“先把今天上午的钱让小沈给我”,至于下午中国法制史答案出错,他表示,“属于意外”,“这事也不能保准的”。自然,这门课的钱也就不要了。
早在考前两三天,甚至一周,自习室里就开始有人在小声地“叫卖”答案。
“他说如果不真就不要钱,考完了如果是真的再给钱。”沈芳说,她在自习室里就遇到了好几次,郑辛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联系上她的。
每一科目考试前半小时,还有人在考场边上悄悄地问,“要答案吗?考出来再给钱。”
在今年的两次自考前,黄灿(化名)观察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每门课开考前半小时,大家都在翻书,而且都是很有目的,直接翻到某一页。
黄灿现在的身份是京城某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曾担任过学生辅导员。
“整个校园里完全是炸开了锅,大家都不议论其他话题了,都在忙着卖题、买题、背题,其他内容根本不复习。”刘昌松说。
有的学生连记住选择题答案都嫌累,“直接把答案写在了袖口上”。
有的学生“一上去就写大题”,两个半小时的考试,40分钟就答完了,“选择题直接就涂卡”,连试卷都没看。
实际上,10月份的情形只不过是今年4月份相同景象的重演。《新世纪周刊》从多条线索得知,4月份法律自考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泄题事件,包括刑事诉讼法、刑法、行政法、国际私法、法理学等多门课程。
在小费所在的班级,4月份涉嫌泄题的科目单科通过率竟然高达98%以上,“也就是一两个人没过”。
“正常来说,20%到30%的通过率是常见的,部分班级有50%的可能,但一次性通过90%绝不可能。”黄灿说,如果通过率超过90%的话,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拿到题了。
根据从小费、吴鹏和郑辛三条线上得来的答案,刘昌松判断,试题泄露远不止一条线,有“好几条线同时在泄题”。
黄灿则认为,主线应该只有一条,也有可能是在传递的过程中,部分试题的表述会有一些改变。
不过这些详略程度稍有差异的答案信息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该课程试题已经全部泄露。
“主观题甚至准确到连题号都一样。”刘昌松说。
“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一位校址在北京市延庆县的民办大学辅导员告诉《新世纪周刊》。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