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有可能一个小问题就会酿成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通过与基层村组干部接触,我能够感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很高,付出得也很多,但依法办事的观念不够强,政策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没有回避,而是结合法律和政策,主动帮助村组干部"会诊"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这是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政治处副主任程岗的“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
7月1日,程岗和近千名区、镇、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被郑州市中原区派驻到辖区46个村、99个社区,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他们每天记录入户日志,撰写民情日记,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建议记入谈话内容,及时掌握不稳定信息,及时化解,及时上报,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取得实效,赢得群众的满意。
11月11日,程岗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原来以为在法院开庭断案就是处在解决社会矛盾的第一线,有时还对群众的诉讼不理解。通过走村入户,我明白了群众的真实想法,也知道怎么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了。”
在中原区人民法院,与程岗一起被派驻到辖区村组、社区的法官共有16人,其中,有法院领导班子成员3名,分包8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法院把党组扩大会放在他们的驻地召开,目的是把他们的建议融入到法院的决策和相关制度的整改之中。
其实,这种把“民情快车”驶入“百村万户”的做法,只是郑州市中原区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的一个缩影。
“化解矛盾要"对症下药",依法、依理、依情!”中原区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辉在谈起化解社会矛盾体会时说,首先要因情施策,做到“法理”、“道理”、“情理”相结合,即以“法理”为核心,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同时着眼于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对合理合法的诉求全力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理顺情绪,尽力帮助;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加强法制教育,心理疏导,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中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华云告诉记者,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是郑州市最早的建成区之一,也是郑州市的主要工业区。郑州建市后,国家兴办的工业项目大都集中在该区,由于企业改制、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的推进,一些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近年来,该区创新矛盾排查工作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整治活动,突出排查重点,明确解决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把排查工作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相结合,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实行重大决策事前信访评估机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承受能力,防止决策不当引发不稳定问题,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有效减少和避免了矛盾纠纷。
“"民情快车"驶入"百村万户",犹如在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建立起一道更加便捷的"绿色通道"。”区委书记王贵欣和区长张曼如在接受采访时异口同声地说。
王贵欣说,企业改制、劳动保障、土地征用等问题均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很有可能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区委政法委和综治委每月对排查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交办督办,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问题,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派驻工作组等措施限期解决,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群体性事件处置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处置机制,使一些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妥善解决或有效控制。近两年,共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七十余起,参与调解化解不稳定问题一百余起,处置率和调解率达100%,形成了部门联动、分工明确、处置妥当、效果良好的处置机制,极大地保证了中原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本报郑州1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