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板房社区,是不少受灾群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存环境。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经验,导致对这种“集体生活”的管理面临困难。构建“社区文化”,被认为是提升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也为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灾后重建提供了可能。
本报记者 张守帅“板房管家”的困惑——
社区文化很重要,但力量不足
温勉治的职务仍然是社区书记,只是社区由楼房变成了板房。江油市李白大道南区京江一社区,就是他的“辖区”,这里居住着2649人。
但对温勉治来说,管理板房社区的经验还是一片空白。温勉治说,到这个社区过渡安置的,绝大多数是江油市的城镇居民,搬进板房,改变了他们以往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大家共用厕所厨房、水电设施,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分歧。”温勉治感到,社区管理从应急状态渐入常态后,建设“和谐社区”显得比地震前更为迫切。“震后如果社区生活再不顺心,群众灾后重建的情绪就会大打折扣。”
温勉治希望在社区文化上,寻找到这种“和谐”的突破口。但是,他又不得不面临人手不足和经验缺乏的困境。京江一社区临时党支部成员有66人,多数人都有正式工作,真正在社区从事管理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NGO的实践——
志愿者为板房社区注入活力
一个NGO(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事情出现了转机。北京富平学校,通过团中央下派江油的挂职干部,联系到了京江一社区。“我们有社区管理的项目经验。”负责这个项目的王忠平称,NGO的作用,是把更多的社会力量引入重建。
4日,温勉治带着记者寻找社区一个月的“变化痕迹”。刚进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挂在板房侧面的笑脸墙,贴着露出灿烂笑容的居民照片。距离笑脸墙不远,一块黑板上写着“音乐舞会”、“趣味英语”等信息。
“每个人只有一周服务时间,需要珍惜每一天。”志愿者曾慧敏说,他们的社区管理计划,将持续半年时间,由公司的志愿者每周接力轮换。“我们更注重志愿服务对社区邻里关系的改善,并完善社区自我管理的职能。”
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志愿者放电影,搞舞会,组建了各种兴趣小组。“目的是要寻找社区的"精英分子",由他们负责恢复自我运转功能。”王忠平说,他们的服务项目,如清理河道、整理花园等,多数都要求当地居民的参与。
志愿者的到来,为板房社区注入了一股活力,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起来,居民消遣项目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