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这里是当时全公社有名的借贷村;30年后,它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村。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它将给正在快速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什么启示?
一个城郊村的30年巨变
——浙江台州方林村改革开放30年发展启示
■观察记者 徐友龙
启示一:坚持改革创新,
走富村、富民之路
方林村是浙江台州路桥区的一个城郊村。
方林村的巨变,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所萌芽。1973年,当社会上还把“换糖”、“补鞋”、“自行车送客”等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揭深批透”时,方林村就动员了7个队,每队集资200元,创办了当地第一座轮窑—石曲轮窑厂,180位村民成了第一代泥腿子工人,打破了“以粮为纲”的产业禁锢,这是方林改革创新的开始。
但真正的变革始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如何处理好土地统一经营与农民家庭经营之间的关系,是每个农村都要面对的问题。当时,新一届方林村党总支趋利避害,一方面充分发挥方林属于城郊村,靠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和本村农民经商办企业较多的人文优势;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农民分散经营人均0.4亩土地,既影响个人致富和本村公益事业,又使土地资源得到不充分利用的弊端,作出了重要决策: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下,采用土地股份制的形式,统一经营全村所有土地,入股农民每人每年都能享受粮食补贴和年终分红。至此,传统村民成了经商办企业又能享受福利的新农民。
土地的统一集中经营,为方林村兴办市场奠定了基础。1984年,村集体抓住恢复农村集市贸易的良机,创办了方林村的第一个市场—路桥旧机械设备市场。当初市场面积只有0.6亩,经营者主要是本村村民,当年成交额达45万元,村集体收入2万元。经过25年的发展,目前,该市场面积已达10000平方米,2007年的成交额达3亿元,村收入达300万元。
2002年6月兴建的汽车城,是方林村现在最大的市场,占地面积180亩。2007年,市场销售汽车2.3万辆,成交额30亿元,占台州市9个县市区总销量的43%,村收入摊位租金1832万元。另外两家市场,一个是1995年兴办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另一个是1997年兴办的方林菜市场。
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30年来,方林村连续兴办了路桥客运南站、货运南站、特种车停车场、搬运装卸服务队等三产企业。汽车维修服务业、饮食旅馆业、文化娱乐业纷纷拥入,仅4S店就多达4家。
2007年度,方林村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33:40.6:58.07,已形成了“倒金字塔”的合理结构。
发达的第三产业又带动和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目前,村里共有股份制企业11家,民营企业35家,产业涉及汽车、摩托车、机电、制冷配件等多个领域。市场带动工业,而工业生产又促进贸易兴旺,如今的方林村呈现出良性的、渐进的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
目前,村集体于1999年组建的方林集团已拥有13个子公司,5亿资产,7000多万元积累的大型经济体。靠集体经济的滚动发展,这个城郊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闯出了一条市场兴村的新路。它带有十分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征和市场兴村的方林特色。概而言之,就是:半村皆市场,三产唱主角,贸易带工业,村资哺实业,村民为主力,快速城市化。
今天,1028名方林新村民,依然生活在0.4平方公里的“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里,但方林村的发展模式,已经跳出方林。近年来,他们跨出村界,开始和邻村合股兴办市场和企业。村集体资产经营的重要载体方林集团对外是企业集团,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勇争上游;对内则是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共同致富,其乐融融。
启示二:依靠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科学发展之路
30年前的方林村,由于长期穷、乱、差,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大队干部一个接着一个地换,谁也不愿意当村官。如何构建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成为该村极为关键的问题。1983年,上级党委把脑子灵活,有商品意识,年仅28岁的方中华推上了村支书的位置。从此,方中华25年如一日,立志求变,乐于奉献,在与村民风雨同舟、埋头苦干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探索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之路。
上任伊始,方中华就把加强支部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提出“书记做给支委看,支委做给党员看,党员做给群众看”的口号,以支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增加支部和党员的凝聚力。为了兴村富民,方中华不惜转让了自家年收入数十万元的漂染厂。为了带领大伙共同致富,时任副书记和村长的管人财辞掉了每年可得十多万元收入的市场经营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04年,为了在100天内建成汽车城,完成近亿元的投资工作量,所有班子成员日夜苦守在工地上,一天只能睡上三五个小时,这种艰苦创业的行为最能感动村民,村民们说的好:“方林的干部是村民信赖的当家人,创业有功但不归功自傲,生活富裕但不追求奢华。”
有了坚强的领导集体,方林村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由书记和主任向党员、村民代表做述职报告,接受党员、村民的评议和监督。所有重大决策,必须拿到全体党员大会上讨论并通过后才实施;所有创业项目均由党员带头。
二是建立“三个一”和党员奉献簿制度,要求党员每年为党组织添一份光,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并记录在党员奉献簿上,公开让群众审阅,形成自我督促、自我奋进的新风尚。
三是在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随着方林集团的不断壮大,党总支因势利导,分别建立了农业、企业、市场、中能、和汽车城共5个支部,各公司全部由党员担任了主要负责人,做到每个党员有指标。
四是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民主管理的监督机制。该村经过历年的探索,较早地建立了10章共95条的《村民自治章程》以及《民主政治建设制度汇编》,且每年都经过村民大会讨论进行增册修订,然后印发至每家每户,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村级政务,村级财务定期公布,全方位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达到群策群力奔小康的目的。
经过多年努力,该村党总支已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得到群众高度信任的战斗堡垒。方中华本人在2004年荣膺“中国十大杰出村官”称号,2008年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到过方林的人无不感慨村庄优美。村民们犹如生活在城市的风景里,但又比城市少了很多车来人往的喧嚣和繁杂,村子幽静、安宁、祥和,一幢幢新别墅楼鳞次栉比。这一切,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引。
1995年,方林村请来了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设计院的专家对村庄的发展进行高起点规划,将全村分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住宅区四个区块,对各个区块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并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2004年又请来华东勘测设计院的专家编制了《台州市路桥区方林生态村建设规划》。该规划的目标就是将方林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文明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规划的指导下,方林村的发展更为科学,尤其是生态村的建设成果显著:他们先是关、停、迁污染重、高能耗的4家企业;又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公共绿化、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幼儿园、医疗服务中心等建设,使村内绿化率达到60%;而全村村民总投入9000万元完成的一、二期192套低层联立式村民住宅别墅已经入住,三期60套别墅也即将完工。2008年开始,方林家家户户都将住进别墅式住房。
启示三:协调发展与稳定关系,构建和谐的新农村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方林村注重协调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村级稳定和谐保障和发展机制。
方中华介绍说,方林村凭借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 1985年就开始建立奖学金制度,1986年开始建立养老金制度,如此等等,多年来,方林村建立了包括16项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村里不仅给村民上了农保、医保、养老保险、房产保险,还对医疗住院费实施40%-80%的补贴措施。近年来,村里投入800万元完成老年公寓、门球场馆的建设,本村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老人均可免费入住,每月都可领到500退休金。2007年,村民在16项福利中人均获益近5000元,已基本形成了“基本保障靠集体,发家致富靠自己”的方林村独特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所谓的“发家致富靠自己”,即方林村在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同时,倡导自立创新,勤劳致富,引导共同富裕的和谐发展。党总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村民创业致富。一是鼓励村民在村办的市场里经营;二是对有创业能力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支持,扶持他们兴办个体民营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三是对有管理能力的村民安排进入集团各公司管理,给予较高且稳定的工资加奖金收入;四是对缺乏进企和企业、经商能力的村民,引导他们从事搬运、餐饮、保洁、保安、保绿等服务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该村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本村离土农民的出路问题,而且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员3000多人,出现了“临时超常住”现象。
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 30年来,该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宏扬先进文化,着力塑造文明新风。
—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了影剧院、村民培训中心、老年活动室、图书馆、阅览室、灯光网球场、篮球场、健身房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使之成为融党建教育、学习先进文化和娱乐活动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并组织舞蹈队、篮球队、网球队、老年门球队等,每逢节日开展各项文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通过“一张红榜促敬老”宣传教育活动,“好公婆、好媳妇、好女儿、好女婿、好孙子”评选活动,“十星级文明道德新家庭”评比活动等有效载体,大力引导村民尊老爱幼。
—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针对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把矛盾发现在萌芽,消灭在基层,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该村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制度,要求每个党员每年必须走访5户家庭;还建立起党员、村民住院看望制度。建立了以村联防大队为主、村民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倡导“我为村民守一夜,村民为我守一年”活动,努力打造平安方林,营造和谐氛围。还设立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实行电脑化管理,及时掌握动态,保证一方平安。
如今,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社会安宁已成为方林的新风尚,讲道德、讲法治、讲文明也已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