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10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今天,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
|
“湖州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径
观察记者(特约) 蒋文龙
一方是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高等学府,另一方是地方政府,常人理解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但是,在新农村建设号角的鼓舞下,双方走到一起,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一个举全校之力,一个尽地方所能,短短两年多时间,就成效显著。这一被传为佳话的双赢合作,当事双方分别是闻名中外的浙江大学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的浙江省湖州市。这种高校与地方的共建双赢,被有关专家认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称为“湖州模式”。
新农村建设“二重奏”
浙江大学在学科设置上优势十分明显,涵盖了理工农医等十一大门类。在综合性大学中,浙大的农业学科设置是独此一家,绝无仅有;在农林类专科大学中,浙大的学科综合优势又遥遥领先。因此,浙大具有服务地方的最有利条件。
但是,与所有高校一样,长期以来,浙大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推广的问题。大学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解放办学思想,“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 2006年初,校党委书记张曦和时任校长潘云鹤联名致信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大学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随即作出批示,表示肯定和支持。
湖州迅速接住这一“绣球”。
湖州自身的条件十分独特,也十分优越:地理位置上,处于长三角腹地,交通便捷;经济发展上,层次比较完整;地貌上,有山有水有平原,各种形态兼备;产业发展上,一二三产业均有代表性,尤其是农业,有着优良的传统,浙江的十大农业支柱产业,在湖州十分齐全,一个都不缺。
但湖州也有忧虑:新农村建设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涉及到经济社会诸多方面,任务十分繁重。要想解决湖州“三农”问题,除了自身努力,必须借助“外脑”,借助“外力”。
双方“一拍即合”。
2006年5月21日,浙江大学和湖州市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决定举全校之力、全市之力,将浙大强大的人才、技术优势和湖州良好的“三农”工作基础与资源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将湖州建成浙江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此前,浙大和地方并非没有合作,但多是“单打独斗”的项目,项目结束就意味着合作终止。此次由校方和地方政府共同搭建平台,合作层次得以大大提升。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无序的,而是有计划的;不是零星的,而是整体推进;不是局部的,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全方位的。
“1381行动计划”随即出笼。
在这一计划中,双方决定共建一个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构筑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平台”,实施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社会保障、城乡综合改革“八大工程”,推进“百项以上重大项目”。
从“二重奏”到“大合唱”
浙大和湖州十分重视这一合作,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浙大方面还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咨询委员会和地方合作处。湖州方面则就“八大工程”分别成立了8个“协调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市领导负责。整个湖州5800平方公里土地,成了辽阔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场。
经过短短两年多努力,市校合作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双方抓住农技推广这一薄弱环节,进行突破,建立了“南太湖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开创了快速有效的农技推广体系。还根据各地产业发展需要,合作建立了蚕桑、渔业等多个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在长兴县,一个占地3000亩、双方共同投资1.6亿元的农业高科技园区已正式开始运作。
在人才支撑平台建设上,双方联合推出了“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要为湖州培养百名硕博人才、千名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为此举办了各种层次不同、长短不一的培训班,还专门建立了“浙北农民培训学校”。现在的湖州,政府里有浙大的挂职教师、企业里有浙大结对的硕博人才,农村里有浙大的“眼镜”村官。
在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上,双方围绕农村综合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一起开展课题研究,一起举办论坛和研讨会,为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围绕“三大平台”“八大工程”,两年来,双方共签约合作项目424个,总投资42亿元,已完成132项,投资15亿元。项目数量远远超过原定计划,项目内容涉及多个领域。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湖州传统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环境的不断改善。
谈到合作两年来的收获,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认为,一是显性的,湖州的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21.4%和30.8%;二是隐性的,浙大的介入,在社会上产生连锁效应,从中央到地方不仅广泛关注,而且纷纷跟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到目前为止,全省42个厅局参与了实验示范区的建设,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农发行等在湖州落实了试点单位,中农办、中央党校、中央新闻媒体及众多国外机构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湖州。受市校共建的“湖州模式”影响,湖州的驻军和大量的民营企业纷纷跟进,形成了“军民共建”、“村企结对”等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大合唱。
市校共建也让浙江大学受益匪浅。校党委书记张曦认为,近年来,浙江大学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教书育人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浙大的办学思路,就是通过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来实现综合实力的提升。市校共建不仅进一步打开了高校的大门,让浙大的智力成果在湖州得到集中展示与应用,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在合作中提高了科技人员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创新的效能。
(作者系《农民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