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1月20日电(记者 吴俊)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先锋作用的特区,今后能否持续再“特”?在当前抗击国际金融风险中,特区能否为全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19日至20日于深圳召开的广东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广东省主要领导和180多名地市和厅局级干部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认为,特区在发展中蓄积了巨大的经济能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区谋求观念新突破、体制新突破、发展新突破,完全可以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
与会代表指出,特区建设28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500多亿元,年均增长26%,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特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勇于创新的精神有所减弱,开放过程中化解风险的能力较弱,各种发展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凸显,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等。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说,深圳将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深圳特区改革攻坚的重要突破口,用5年时间建立起全新的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比全国提前7年完成。
珠海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全民医疗保障、廉租房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此次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甘霖提出,珠海要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社会的体制机制,在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基础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汕头市委市政府定下了发展目标:下一步要全力推进“三通”,增进汕台往来,努力把汕头建成广东省扩大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和重要通道;努力把汕头建成对台“三通”主要口岸,尽快开通汕头港至高雄港的航线,实现小澎湖的“小三通”。
与会代表也对广州、湛江等沿海中心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