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FDA首个海外办事处剪彩仪式在位于北京光华路的美国使馆旧址举行。从左至右:美国公众与卫生服务部部长莱维特,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FDA局长安德鲁·冯·埃森巴赫,美国驻华大师雷德。王晓洁/摄图片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二十日,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HHS)部长迈克尔·莱维特与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局长安德鲁·冯·艾森巴赫博士访问广州,并为FDA驻广州办事处的成立揭牌。据悉,这是继北京之后,FDA在海外设立的第二个办事处。
近年来,中国食品及药品领域集中爆发的一些问题,引起美国对中国产品安全的担忧。莱维特指出,设立FDA海外办事处是FDA跨出国境与产品生产国合作以进一步确保出口到美国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第一步。
“这并非针对中国或美国,这是应对全球化的一个变化。”莱维特说。
莱维特说,美国有四百多个港口,去年从全世界逾八十二万个进口商进口了约两万亿美元商品,其中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约三千二百一十五亿美元,今年前八月进口总值同比增加了一百二十二亿美元。
“我们不能仅凭边境的入境检查来确保产品的安全。”莱维特表示,“有必要进行基本战略上的变化,在输美产品的每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
他指出,FDA在华办事处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依靠所信任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输美产品进行检验和认证,以保证符合FDA质量、安全标准;其次是与贸易伙伴合作,协助监管机构进行监管能力建设,并形成一个监管网络;第三是希望与来自中国的出口商合作,听取他们的建议。
除北京和广州外,FDA还在上海设立办事处。FDA在华办事处总共将派驻八名专业雇员,包括食品、药品、设备方面的技术专家。
在广州期间,莱维特与艾森巴赫还出席了一个由美中双方业界成员参加的关于食品与药品安全的消费者产品圆桌会议,并参观了广州鹭业水产有限公司。(记者郭军)
商汉视点:同一块地里的同一棵苗 最近,中美之间互设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的步伐获得了实质性进展。11月1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中国的首个办事处在北京成立,中方也将对等在美国设立食品安全派驻监管机构,而这些恰恰发生在美国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出口的奶制品的限制措施之后。
此次互设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的初衷和由来众所周知。然而值得思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转型期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初级现代化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从粗放型到精细化,从盲目追求利润到树立法制观念的历史命题。因此,正视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质量危机,不但不会给中国国家形象抹黑,相反还是一种承认现代化渐进性的积极态度。
当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两点特殊之处,一是虽然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多是个案,但是乘以巨大的人口总量、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以及飞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就成为了一个增量极大的危机。姑且不论中国出口食品,就在中国国内的餐桌上,各种问题食品也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却快速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原料产地和加工场所,出口贸易更为惊人,这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加速度,完全可能在对外贸易中体现出来。2007年以来,在北美、巴拿马、欧洲等地区相继发生的宠物食品添加剂、牙膏添加成分或者海鲜中有毒物质超标现象,其实都能够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找到相似物。
中美要通过这样的互设监督机构,最终形成中国出口食品的安全保障,根本上还是要建立食品安全的互信。否则这种限制会蔓延到更大的领域。而要想通过一个监督机构就迅速建立深度互信机制毕竟是很遥远的事情。互信的第一步恐怕是非常初级的,是相互承认彼此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决心。因为即便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接受的局面。美方的不少媒体仍然武断地指责中国政府隐瞒事实或者故意造假。这种决心和信任如果没有,就谈不上真正的对话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前提。
从宏观上说,这恐怕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双边监督机制,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承认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尝试。因为这个过程不是一个主观意愿问题,更不是一个权力命题,而是一个客观上的发展问题;从趋势上看,中美之间互设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只能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局部环节,甚至无法辐射到整个食品生产领域。唯一重要的是,只有最广大中国的餐桌得到了安全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中国出口食品的隐忧。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中国人和美国人吃的是同一块地里长出来的同一种庄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