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记者黎政祥实习记者董晶)北京市从07年10月份开始实施的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旧城房屋修缮和街巷整治工程,通过“修缮、改善、疏散”,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既保护了古都风貌,又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文保区中居民住房问题。
如何破解保护古都风貌与改善文保区居民住房的难题,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在广泛征询专家、市民意见基础上,采取了“政府主导、财政投入、居民自愿、专家指导、社会监督”的实施方式,政府出资10亿元给外迁户补助,又投入2.3亿元进行市政设施改造;一改往常大拆大建的做法,从拆迁式向居民自愿参与的申请式转变。北京市建委主任隋振江介绍说,此次房屋修缮把居民的需求提上来,要我修缮变成我要修缮,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来确定修缮的地点,而不是从景观出发。
开工前,北京市建委、规划委、文物局联手对涉及修缮的院落逐一进行了风貌评估和分类。依据院落格局完整程度、建筑保存好坏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明确了院落类别和具体修缮方式。文保专家付清远说:“北京对旧城的修缮和保护措施,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借鉴经验。”
作为北京市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被列为北京市2008年59件为民办实事的旧城房屋改善和整治工程,成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与保护古都风貌相结合的有益尝试。目前,44条胡同、1954个院落的修缮整治已全面完成,1万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切实改善。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说:“这项举措,给我们的古都风貌保护和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改善带来了温暖,是重要的民生改善工程,是重要的环境改善工程,也是重要的文化复兴工程。明年,实现两万户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工程,再接再厉,把今年的活动扩大,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