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淮安强力推进改善民生“十大工程”
今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在前几年实施民生帮扶“八大工程”、“九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帮扶内容,实施了就业再就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助残、育才兴教、安居、敬老爱老救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医保惠民、法律援助、农村饮水安全等改善民生“十大工程”,日前,全市改善民生“十大工程”正在强力推进,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的目标正在实现。
保障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市委、市政府从贯彻十七大新要求、落实省委新部署、响应群众新期待的高度,把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进一步拓展了工作范围。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不打折扣,内容只增加不减少,范围只扩大不缩小,标准只提高不降低。今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实现动态管理下对城乡困难居民的应保尽保,即将城市人均月收入低于240元、农村人均月收入低于110元的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开展机关部门和干部结对帮扶城市低保家庭,使帮扶家庭人均月收入达到260元以上。同时,积极实施分类施保,落实对城市“三无对象”、城乡残疾人、重大疾病口患者及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保障优待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街道、社区两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4050”、“零就业”困难家庭的人数、就业状况、技能状况、生活状况进行认真排查,摸清真正需要就业援助的人员情况,实行网络动态管理。同时,建立公益性岗位调控机制,储备一批公共管理类政府公益性岗位,用于“零就业”家庭成员的托底安置。对愿意接受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能在一周内为其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在助残工程实施方面,对无固定收入的城乡持证重度残疾人按当地城乡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救助金;符合低保条件的持证轻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低保标准提高15%;将农村残疾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重度残疾人和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个人缴费部分,由县(区)财政承担。同时,帮助1100名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对1100名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扶持1100名农村残疾人脱贫,并向下肢重度残疾人发放轮椅车1000辆。
实施育才兴教工程,确保城乡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上得起学,是市委、市政府维护教育公平、建设和谐淮安的重要举措。市教育部门根据资助对象的不同类型,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详细的摸底排查,逐校逐人进行登记,到学生家中走访调查,实地核实,确保资助对象准确无误。为了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标准,做到应帮尽帮,市县两级财政在加大财政投入同时,还通过按规定从教育收费中提取救助资金、向省里争取、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救助。自2001年以来,全市共筹集各类资金近3亿元,资助各类特困学生90万人次。
市委、市政府以改善人居条件为核心,着力加强住房保障,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是廉租住房实现应保尽保,使低保家庭、困难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二是建设、供应保障性住房,逐步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房;三是落实保障政策,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目前,市区的洪福小区、新新家园、东风花园三期、龙门之都、锦阳花园、东方金色家园等小区安置房投入使用。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老年人近76万人,人口老龄化率为14.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委、市政府今年将城市“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农村五保户,农村老烈属、老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农村老党员、老村干部以及本市常住居民特困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作为敬老爱老救助工程的救助对象。目前,全市城乡特困家庭老人已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家庭中60岁以上的老人保障标准上浮20%和城市低保家庭中70岁以上的老人保障标准上浮15%都已经得到落实。在完善老人优待制度方面,在落实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免费游览公园等优待制度的基础上,还启动了困难老人法律援助工作,成立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并要求各县(区)、乡镇成立相应机构,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全市各地坚持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整体合力 ,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要求凡征收市区、县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全部实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按照“刚性进保”原则,实行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办理,做到应保尽保,有效地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实施城乡医保惠民工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到年底全市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障人数达到100万人,参保率达90%以上,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5万人以上;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到年底,全市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8%,参合农民实际补偿率达35%以上;实现城乡医疗大病重病救助全覆盖。不断拓宽医疗救助筹资渠道,建立城乡医疗大病重病救助一体化制度。
今年实施的法律援助工程,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全年要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件以上,援助率100%,确保应援尽援,维护弱势群体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天候开通“12348”法律服务专线,畅通法律援助渠道。目前,全市8个县(区)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并依托乡镇司法所成立了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从而使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延伸到每一个乡镇、街道,保证案源及时受理,实现“应援尽援”。
今年改善民生工程中新增加的一项就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体做到全年解决21.5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均符合要求,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水量达到人均每天60升,方便程度达到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