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在新疆摘棉 |
河南人在新疆摘棉 |
河南人在新疆摘棉 |
相关新闻:解放思想 哪些人哪些事不能忘记
相关专题:那些人那些事
十万河南人万里赴边疆摘棉
核心提示
在农民工大潮中,始终有这么一种趋势: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输出劳动力;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但在30年的劳动力转移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较为独特的现象,那就是远赴新疆摘棉。这种季节性劳务输出模式更像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劳动力“互补”。
在远赴新疆摘棉的30万劳务大军中,有10万河南人的身影,高峰时节,更是有20万豫籍农农民工忙碌在天山脚下的田间地头。作为进疆摘棉的主力军,河南劳务输出经历了一个由自发、零散到政府主导、有序进行的良性模式。这种有组织的市场化运作不仅解决了新疆兵团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成为河南、四川、甘肃等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2007年,河南籍农民工赴新疆摘棉2个月,带回劳务收入6亿多元。这,无疑是一个“中西互补”双赢的结果。
《大河报》记者 朱金中
劳务输出:“游击队”的无序流动
11月10日,滑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副局长邓赞远正在整理着桌子上一堆材料。“赴新疆摘棉的滑县农民工刚刚返回了第二批,这次摘棉能从新疆摘回来多少收入?还没统计出来,和去年比起来,应该不会低。”
邓副局长敢打这样的保票,是因为今年赴新疆的农民工除了摘棉花之外,还“搂草打兔子”,摘了一回西红柿。“去新疆打前站的李红卫副局长一早捎来情报说,今年棉花长势不太好,怕这次进疆会影响农民工的收入,经过和兵团联系后,组织大家在摘棉花之前摘西红柿。两个活加起来,这一趟的收入是大大增加了。”用邓赞远的话说,政府介入进疆摘棉之后,“形势大好”。
滑县地处河南北部,自古就是产棉区,当地农民对摘棉这个“技术活”并不陌生。但长期以来,由于地少人多,闲散富裕的劳动力该如何安排,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而在几千公里外的新疆,正好相反,每到三秋大忙,常常出现大面积棉田成熟却无力采摘的现象。一方人多,一方缺人,一些零散的进疆摘棉人就应运而生。
焦虎乡的赵小玲在1997年就曾去过新疆摘棉,但这段往事,她却不愿多提。“那年8月份,村里一个亲戚,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说到新疆去摘棉花,能挣2000多元呢。”小玲的这个亲戚常年来往与新疆和河南,据说“在新疆做生意,有熟人”,那一次在村里招工,报名就十来多个,但最后去的就小玲一个。
“她们都是害怕,家里也担心过,但想想也是亲戚,就跟着去了。”小玲说,等上了绿皮车,她才发现,30多个摘棉工来自不同的乡村,里面她一个也不认识。做了3天的火车到达农场后,第一次出远门的小玲很不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上火,扁桃体发炎”,疼了好几天,带队的“那个亲戚”掏了几片消炎药,仍坚持让她下地干活。“要不干你回家,车票自己买去吧。”
两个月后,小玲终于踏上了返程的火车,尽管中途还在兰州车站被滞留了一夜,但终于回家了。一个月后,亲戚托人送来小玲的报酬,只有500多元。“他说扣除有医药费,还有伙食费、保险,我就不明白,就那几个药片就扣那么多。”
滑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虽有农民工赴新疆摘棉的“破冰之旅”,但这些零散的劳务输入往往处于无序流动状态。农民工进疆,主要是靠亲朋关系“招兵买马”。这些“游击队”模式往往带来工资拖欠、往返困难、管理失控等问题,尤其是遇到工伤等情况,农民工的维权就成了大难题。
“我们是劳动服务部门,农民兄弟问:我们被骗被欺负,你们该怎么办?”邓副局长说,“很简单,那我们就把这个事管起来。”
联合报道:扬子晚报、新安晚报、辽沈晚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北京晚报、钱江晚报、新闻晚报、山西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新文化报
大河报独家供稿搜狐网,严禁转载。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