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最牛县委书记”张志国的东山再起震动了舆论。这位牛到曾叫嚣要把不服从的女商人“从西丰地图上抹去”、牛到敢大张旗鼓进京拘传抓捕记者的书记,今年2月在舆论压力下被上级责令引咎辞职后,不到9个月竟然东山再起——当地媒体报道称,他已担任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
舆论在震惊中怒称:张志国如此带病复出,分明是对舆论的报复和挑衅。面对汹涌的舆论,铁岭市委市委迅速贴出公告“澄清”:并未就张志国的工作安排问题重新研究,更未作出任何决定。
这个“澄清”显然很难让公众信服。熟悉中国媒体与政府关系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确切的消息和上级指令,铁岭电视台敢公布一个敏感新闻人物、一个被责令辞职者、一个大工程负责人的履新消息吗?铁岭市委组织部称,张志国在沈铁工程中只是做“协助和临时性工作”。从县委书记位置上下来的张志国,能干什么临时工作呢?熟悉官场潜规则的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复出”的一种可进可退、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即便如铁岭市委所言确实没有履新决定,起码也露出了“带病复出”的苗头。只不过因为最牛县委书记的名头太响、名声太臭、民愤太大,苗头刚刚露出来就被敏感的舆论及时发现并迅速“扼杀”了。可这次是压下去了,下一次怎么办?经过这次教训后,当地可能会选择更隐蔽的方式让其复出,公众拿什么遏制呢?
像往常一样,最牛书记的“带病复出”激起了公众对问责制的反思,认为当下的问责制存在很多漏洞和制度后门,制度前台中,官员确实被问责了,而由于对官员复出缺乏约束,避过风头后很容易从后门复出。这种分析很有道理。但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制度后门,而在于权力后台。问责制度再严厉再完善,毕竟需要人去执行,在目前的制度中,如果被问责者有权力后台,这个凌驾于制度之上的后台,就会冲破一切制度障碍让“自己人”复出,制度有何用?
公众忽略了一个问题,此次张志国带病复出可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上次“进京拘捕记者”事件的后遗症,是对“权力牛气”追问不彻底的产物。回顾当初的事件,舆论追问至“张志国被责令引咎辞职”就停止了,人们没有继续深入地追问:张志国为什么敢这么牛,到底谁给他撑腰?对于“最牛书记为什么这么牛”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是源于张手中不受监督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让掌权者绝对狂妄——这种解释也许低估了张志国的智商:张志国再牛,手中权力再大,毕竟只是一个县委书记,在权力序列中处于较低的位置,手中的可控资源也很有限。如果没有人撑腰,没有更高权力的纵容甚至授意,张志国再鲁莽、再霸道,怎么敢嚣张到带人去北京抓中央政法委主管媒体的记者。
许多腐败和丑闻的曝光都证明,权力不受约束之下从来没有什么“最牛”,而只有“更牛”。典型如前段时间河南某地爆出的“最牛处级别墅”,其后还隐藏着“更牛厅级别墅”。
正因为问责很不彻底,仅止于将暴露在前台的张志国撤职,而没有查清楚其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没有追问支撑张志国牛气的权力后台,没有细究是谁给了张志国这种底气——这种没有追根问底、不彻底的问责,决定了张志国复出的必然性。试想,如果张志国仅仅是一个在前台贯彻别人意志的执行者,一个被揪出来平息民愤的替罪羊,那么,他的权力后台决不会对其受罚视而不见,一定会寻找机会补偿。只要这个利益牢牢绑在一起的权力后台还在其位,张志国迟早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带病复出”层出不穷,问责制不完善是表象,问责不彻底才是根本原因。如果问责非常彻底的话,权力后台也被一锅端出受到惩罚,谁会冒着巨大风险、顶着舆论压力让一个激起极大民愤的人带病复出?只要后台不倒,带病官员就会以种种方式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