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或与人谈起军旅文学,发现对方侃侃而谈的所谓军旅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影视剧,小说或未看过,或虽看过,但印象不如影视剧深刻,凡有出入的地方,皆以影视剧为准。我感到无话可说。为什么军旅文学总是在影视的带动下进入公众视野呢?固然由于介质的不同,影视剧比文学更易于吸引大众,但除此之外,军旅文学创作自身的原因恐怕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军旅作家专注于文学的力量不够,军旅文学作为阅读的审美特性不够。
中国小说的传统是重视人物的鲜明性和故事的传奇性,新中国成立后的军旅小说继承了这一传统,新时期不少军旅小说对这一传统有所突破,但从根本上来讲,占据军旅文学江山的还是这一传统。鲜明的人物和传奇的故事会使小说充满戏剧性,适合改编。这可能是军旅小说成为改编重镇的原因之一。能改编成影视,扩大小说的影响力,这固然是好事,但小说本身的文学性也必须有所保证,否则,文学的独特意义就丧失了。
当下军旅小说创作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小说艺术的探索不够。某著名作家在一个关于军旅文学的演讲中说:“从整体军事文学而言,我们没有如《红高粱》那样从形式上对军事文学的艺术带来巨大冲击、乃至颠覆的长篇小说。……从形式上,又采取完全继承、拒绝外来的姿态……小说形式的单一,不是因为作家形式探索才华的缺欠,而是大家对形式探索不约而同的放弃,对外来影响的严格拒绝。”的确,军旅小说家对于“写什么”似乎普遍看得比“怎么写”重要,对于“写什么”似乎普遍探讨得比“怎么写”要多。戏剧性的内容并不是小说独有的宝藏,小说的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特的艺术性,富有艺术性的形式是小说成功的保证和价值之所在。
军队文学拥有自成一体的机制,军队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必然的,如果其“影响的焦虑”是在一个积极的向度上,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军队文学圈里能够形成一种切磋艺术、探讨文学的氛围,而少一些改编费、版权费等等的关注,对于彼此将是一个更符合文学本质的影响和暗示。就目前小说创作的状况而言,军队作家更应该彼此关心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出于艺术创作的郑重,以深厚的艺术耐力写好哪怕一个中短篇小说,都是令人信服的作家。
军队文学还应努力打破自成一体的封闭格局。首先,要突破自己的创作圈子,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审视自己的创作。其次,要打开文学的视野。俄罗斯没有专门的军旅文学,但俄罗斯伟大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与军旅有关。海明威的小说按我们的标准应该算军旅文学,但他却写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尽管中国有旗帜鲜明的“军旅文学”的提法,但作家在写军人时,还是要放置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广阔背景下,以一种更为宏大的视角和高蹈的胸怀去审视战争与人。军人的精神是渗透在骨子里的,到了具体的写作活动中,作家最好忘记自己是军人,忘记自己在写军队,忘记军队文学这个圈子。保持必要的距离才能做到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观照,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省察所表现的对象。
对于“体验生活”一说,我向来持怀疑态度。难道只有看到自己血液的流动,我们才能确定自己活着吗?难道作家对于生活的观察、体悟与思考,不是像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一样自然吗?体验生活,即作家对于部队生活的强行拉近和渗透,导致的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类型文学,比如训练文学、演习文学,等等,这是违背文学创作的规律的。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学的艰难时世,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军队作家,再怎么艰难,也要在文学的竞技场上屹立起来,这是军旅文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