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深圳十二月二日电 题:中国文学三十年六代同堂“各领风骚”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学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现状如何?正在深圳这一改革开放前沿举行的“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或许可以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
满头银发的北大教授洪子诚开宗明义表示完全不赞同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耸人听闻的说法,“近三十年来的一些作家,或许还不能和鲁迅等大家相提并论,他们的写作距离我们的时间过于靠近,他们也在变化,因此采取更为慎重、节制的态度是有道理的;但这不能成为否定他们的理由。”
他认为,三十年来时代性的“转折”,最主要是一定程度开放写作者、读者、批评家的心灵,想像的空间和他们获取开阔、丰富的人类文化资源的可能性,这是推动文学创新、深化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而说到这三十年来的人,评论家白烨以“六代同堂”来总括。“同时活跃在文坛的作家,从三十年代出生的像王蒙、张洁,四十年代生人如蒋子龙、梁晓声,五十年代的包括铁凝、贾平凹已成中流砥柱,六十年代出生的像余华等等,七十年代的也全面登上文坛,八十年代就更不用说。”
在他看来,六代人背后各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和审美风尚,这些差异相互碰撞、相互弥合、相互启迪,代际的衔接是深层次而多样化的,则是这三十年来文学的重要收获。
但另一位评论家谢有顺则没有这般乐观。他认为,从三十年角度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每次变化,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变革,从而产生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但八0后的文学恐怕不具备传承性——“他们的写作手法、作品传播方式甚至作家出场方式都与文坛"前辈"迥异,尽管他们可能会拥有很多读者群,但他们的精神气质带有极大的这代人的局限性,过于个人化的写作对当代缺乏更公正的眼光,但文学并不是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传承下去。”
深圳文联主席杨宏海介绍了深圳文学三十年来的探索,“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两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一是打工文学,一是青春文学”;深圳作为全国劳务工最多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打工者的作品;同时在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体制外作家达到八成。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宗旨是“总结、探讨、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重点研究优秀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为文学工程实施和文学精品创作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持”。
研讨会上,著名作家、学者十余人就三十年文学发展史、文学出版业、文学期刊、文学文情代际状况、网络文学发展、青年作家文学创作、民族文学民族品格问题、小说语言艺术演变等课题进行讲演。
“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是中国作协、中共深圳市委共同主办,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与会者除了坐而论道之外,还将与深圳大学文学院的师生、热爱文学的中学生、打工作家面对面互动交流。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