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元的新款冬靴舍不得买,就到小区门口的修鞋店将旧款靴子翻新,加工费大约只需要100元左右。近日,记者在沈阳多个社区走访时发现,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省钱,很多居民热衷于服装、家具的旧物翻新,修鞋、缝补衣物等冷门服务重新红火起来。
旧鞋翻新漂亮又省钱
受金融危机影响,家住东陵区的陈女士近来收入“缩水”。她原本已将今年购买冬靴的计划搁置下来,但看见朋友在皮鞋美容店里翻新旧冬靴后,她自己也找出一双闲置靴子去尝试一下。
“经过换底、粘胶、缝线、保养等环节后,旧靴子焕然一新,费用也不过100元左右。”陈女士说。
12月4日上午,记者在沈河区进华社区附近的一家皮鞋加工小店看到,老板胡大姐忙得不可开交。据她介绍,从今年11月份起,本来平淡的生意渐渐火了起来,从修鞋逐渐变成“改造”鞋,近一个月来平均每天都要翻新十多双鞋,双休日生意最多时一天要翻新20多双鞋。
胡大姐说,现在店里年轻人面孔增多了,拿来修的也都是名牌鞋。记者询问后得知,在皮鞋加工小店里换底大约100-120元,上色约80元,改鞋头样式约50元。
冷门服务生意增多
除了鞋店,一些依靠社区做生意的裁缝店、洗衣店也逐渐受到居民青睐。因为预算有限,不打算再买新衣服的朱小姐将一件多年没穿的毛衣送到小区旁的裁缝店,要求裁缝师傅拆掉重织。由于这件毛衣样式过时了,一直被朱小姐雪藏,但看见毛线质量很好,她觉得用来织一款高领毛衣贴身穿应该也不错。一干洗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日,他们店里已经接到不少皮衣染色的业务。
记者发现,旧物翻新近来在一些老式居民区已经较为普遍,修鞋补衣、家电维修、电脑维修,甚至连缝纫机维修等渐渐冷门的社区服务,重新出现在居民面前。而一些年轻人还开始倡导旧家具翻新,比如把家里颜色发黄的旧实木餐桌漆成纯白色,不仅好看而且省钱。
用智慧“盘活”日子
社区居民考虑最多的是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因此,他们思索出的一些高招成了当下如何主动“盘活”日子的经典案例。从去外贸店淘宝到利用双休日做兼职,从挑战“百元周”到网上记账,又如现在颇受居民青睐的“旧物翻新”,无处不体现民间智慧与这场经济危机的巧妙博弈。
专家认为,一些居民稳中求变、急中生智的心态,给了周边人积极的引导,毕竟只要开动脑筋,生活难题就会有解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