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开始征求意见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开始征求意见 时间仅为一周 明年元旦起实施
汽油燃油税拟提至1元/升
本报讯(记者曾佑忠)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终于出台,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截至今天11时40分,网上关于燃油费改税的调查共有280310人参加。
对于“是否赞同养路费取消,改成一升油征收1元燃油费?”的问题,参与调查者中,过半数的人表示赞同。另外,逾77%的人认为征税过高。
昨天傍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和此前普遍预测的征求意见时间为15天不同,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2月5日至12月12日,只有一周。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对于此次“费改税”方案,参与新浪网的调查者态度如下:
表示赞同56% 表示反对36%
表示不好说8% 截至今天11时40分
改革措施
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
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安排:
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价内征收,单位税额提高后,现行汽、柴油价格水平不提高。
成品油价格: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
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
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
意见提交方式
信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邮政编码:100824
财政部(税政司)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邮政编码:100820
传真:(010)68502031(010)68552555
网上提意见:
请登录:https://www.ndrc.gov.cn/rysgkfa
数说我国私人轿车
2007年底我国私人轿车保有量1522万辆2006年底我国私人轿车保有量1149万辆2007年底比2006年底净增量373万辆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比例 约为5%2007年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达到50%
新闻背景
什么是燃油税?
燃油税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替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
这种燃油税制实质上是通过将养路费“捆绑”到油价上,将每辆汽车要缴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
它利用税收杠杆引导燃油消费者节能减排,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于国于民显然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情。
专家解读
拟收燃油税超过养路费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与税收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杨志勇
根据此前国内多家投资机构预算,预料2007年全国的养路费总额约1300亿元。而目前国内的汽油总销量是6000万吨,柴油大约是1.3亿吨,总计大约2400亿升。
杨志勇表示,如果按2400亿升的总量推算,即便从低计算,按柴油燃油税提高0.7元/升,税收总额也会比原来的养路费总额高。
0.7元×2400亿升=1680亿元>1300亿元
没有解决油价问题
杨志勇表示:“和税率为30%至50%的方案相比,现在公布的方案显得较为合理,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杨志勇说,油价不变,税额包含在价格内,这种形式比较利于执行。尽管免除了养路费,但对老百姓来说,肯定更希望直接降低油价。“方案把油价和燃油税两个问题混在一块,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杨志勇说。
此外,在配套方式上,杨志勇认为,对出租车司机、农民等采取临时补贴,“如何完善配套措施,还值得探讨。”
拉动汽车消费杜绝浪费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
安体富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燃油税的征收对于小排量汽车车主来说是利好,政府意在“减负”,同时取消养路费则体现了公平原则,两者相互结合则对于改变目前不景气的汽车市场起到了利好作用。尤其对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之下,跟政府拉动内需的经济原则是一致的。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欧国立
欧国立表示,政府出台燃油税一方面可以刺激汽车消费,另一方面鼓励少开车,这样既能拉动内需又不至于对能源造成浪费,对于国家来说,是双重利好。
地方与中央的一种博弈
■社科院研究员张德勇
取消养路费等六项费用,开始征收燃油税,不少网友都认为国家财政收入会随着增加,增加多少也众多纷纭,有说增收400亿,还有说增收2700 亿等等。
上午,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国家财政收入变化不大。
张德勇表示,燃油税的征收是浮动的,养路费等收入是固定的,现在国家收益或增或减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专家表示,国家总体的收入量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利益分配上有所不同,这是地方和中央政府本身的一种博弈。地方财政在养路费等等上的收入没有了,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的补偿或者优惠。因此这种受损和受益是动态的,不能单一地去看。
文/记者张媛曾佑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