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建设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胡锦涛主席强调: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目前,军队装备论证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拔尖人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完善、对部队需求缺乏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军队转型的“瓶颈”。
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加快军队转型步伐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顶层设计中增加创新元素 建立新的素质模型 。“模型”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人们把它借用到了人才领域。马克思说过: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在它正确地运用了数学之后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程度。“人才模型”可以理解为人才素质结构的基本框架。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应为:博专结合,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慧和动手能力;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化为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国防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出色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模型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进行了定性描述,但从中也可分析出一些定量描述的成分。如:“知识基础”可以理解为在接受系统专业教育基础上,又经历丰富的岗位锻炼和再学习培训,通常可理解为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又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方能称得上“博专结合、扎实的知识基础”;“国际竞争力”则可以理解为创造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和学术成果,有国外考察、学习培训的经历等;其它几个方面也均可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进行定量化分析,以增强这一“模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保持用人机制的完整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的长期过程,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更需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即立足于长期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设计好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从人才教育培养的源头抓起,合理设置学历培养和在职培养内容,打牢科技人才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军队装备论证研制单位虽然不担负学历教育任务,但在选人进人上必须严把素质关,把具有理工类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作为选人进人不可突破的“硬杠杠”。其次,科学设置必经的实践环节及岗位历练,学科带头人或首席专家,必须有工程科研经历和论证工作经历,还应了解军事需求,熟悉装备技战性能和作战运用。再次,要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所担负的责任,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人才培养是党委的头等大事,政治机关的重要职责,机关其它部门必须通力合作。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骤和措施,则应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导致的欲速不达。创新型人才培养有规律可循,“小步快跑”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科研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规划不能满足于写在纸上,而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规划的落实上,尤其不能因为领导的变动而随意废止规划,应保证规划执行的连续性。
调整人才资源的配置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如果把一个科研单位人才队伍作为一个大系统,那么,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就能够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的最大潜力,使系统功能最大化。衡量一个单位的人才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如下指标:一看人才的平均年龄是否在最佳的科研创造时期。有人对历代的1249名杰出科学家所获得的1928项重大科学成果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区在25到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二看人才的高、中、初层次分布是否匹配,整体分布是否属于“橄榄型”。实践已经证明,“橄榄型”结构所产生的创造能力,优于“宝塔型”结构。合理的人才结构有利于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形成梯队,以保持“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生动局面。三看人才资源是否产生最大效益。经营管理讲效费比,人才管理同样要讲效费比。要让人才在流动中产生最大效益,既防止放任自流,也不能自我封闭,卡得过死。要通过人才群体的积极性产生效益,不片面追求高学历、高层次。一个单位需要拔尖人才、领军人物,但不可能人人如此,学术带头人重要,人才群体的积极性更重要。
第 1 2 3页
让识才用才的方法活起来 滚动式 。通过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把科研与培养穿插起来进行,交替实施,形成在岗循环培养的新模式;按照研究方向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对科研人员进行分类定向,实施分阶段、分步骤递进培养;发挥博士后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的作用,优化在站人员,强化培训实效,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从而使人才培养进入有序流动状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保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激发人才培养、使用的活力。
复合式 。随着人才培养资源的加速开发和高效利用,可以采取复合培养、超前培养、继续培养、联合培养的方式,重点抓好“四个结合”,即:军队院校培养与地方院校培养相结合;送学培养与岗位培养相结合;代职见习与军事调研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短期素质培训相结合。
参与式 。鼓励并积极组织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国家或军队的全局性、综合性研究任务,参与各军兵种、各战区的重大军事演习、集训、调研和军事行动,使科研人员在军事和科研活动的第一线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强化能力。
开放式 。对高层人才和尖子人才,要为他们出国考察、留学、访问、参加国际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进行开放式培养,增加与国外各种先进技术接触学习的机会,以便积极吸收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拓展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拓展式。用任务作牵引,打破单位壁垒,整合内部资源,形成人才跨专业、跨科室合理流动与联合攻关;拓宽科研单位对外交流渠道,努力争取走开科研人员与部队技术干部交流的路子;实行干部任期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对能力弱、成果少、无潜力的干部做适时调整,把优秀创新型人才吸引进来,从而保持科研队伍的朝气与活力。
第 1 2 3页
优化适宜成才的“生态环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说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人的内因相同,外部环境不同,结果迥异”,这说的是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可以称之为人才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实在比建设自然环境困难得多。
优化人文环境。 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人文环境作为人才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稳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科研单位,都可以发挥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通过对传统优势的发掘,形成具有单位特色的人才生长文化理念,并用“训语”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如到革命圣地参观见学、开展体育比赛或知识竞赛等,强化这种核心文化理念,营造浓烈的、催人奋进的人才生长文化氛围。
优化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前者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科研试验配套、仿真评估手段的建设,并充分依托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实验室培养人才。后者则需要把优秀人才置于创新团队之中,以老带新、结对子、传帮带,交任务、压担子、定标准,在实践中摔打锻炼,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成长。还应把岗位锻炼、课题立项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努力做到完成一项课题,锻炼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人才。
优化政策环境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当清其旧基”,必须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搭建成才的舞台。这就需要真正落实“四个尊重”,从政策上保证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在用人之道上应讲究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承认奉献成本,给出回报承诺,让流汗者不再流泪。
优化生活环境。 只有衣食无忧,才能集中精力搞科研;只有无后顾之忧,才能勇往直前攻难关;只有安居乐业,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应把单位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想科研人员之所想,急科研人员之所急,重点解决依靠科研人才自己力量无法解决的住房、子女上学等难题。全面优化科技人才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拴心留人、安居乐业的氛围。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