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佳音)昨天上午6点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男生陈明(化名),在26号宿舍楼坠亡。陈明是今年的研一新生,9月份从北航考入清华读研。20多天以前,该校一名女生在第六教学楼坠亡。
昨天早上7点,26号宿舍楼前拉起警戒线。
保洁员房先生说:“听说又有学生跳楼了。唉,不知道这些孩子怎么就这么想不开。”
该楼的一名学生称,陈明坠落在楼门口,宿舍楼正门早上都封锁了,学生要从旁边的门出去。他指了指楼门上方的阳台,“就是从6楼这个位置掉下来的”。
下午,记者来到陈明生前所在的宿舍。大门紧锁,两张封条十字交叉,贴在门缝上,封条上写有“2008年十二月八日封”字样。陈明的舍友李云(化名)称,前晚8点,他回到宿舍时,陈明已经上床睡觉了。
李云说:“他平时就睡觉很早,所以我也没在意。早上6点多,我迷迷糊糊地感觉到他出去了,当时天还很黑,我也没看,只看到一个人影。我以为他上厕所了,就翻身继续睡了。一直到7点多,我醒后发现他没回来。这时,我听到外面说有人跳楼了,也没想到会是他。后来,警察翻出他的学生证,到宿舍找,我才知道是他,很震惊。”
据李云介绍,他们宿舍一共3个人。他和另一个人都是研三的,而陈明是今年的研一新生。大家在一起刚住3个多月,陈明平时话不多,所以彼此之间交流很少,互相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不像那种想不开的人,平时挺随和的,而且没觉得他目前有什么烦心事或者压力。真的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
一个月内,清华发生两起自杀事件。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负责人说,这是偶然事件,学校一直有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会对每一名新生的心理状况调查。
心理咨询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任苇说,自杀事件发生后,死者的相关人群会在心理上有特殊反应,引发“自杀潮”,学校应该尽快在死者的相关人群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顺序由近及远,首先是死者的好友、舍友,其次是同班同学,然后是同系同学,最后是全校学生。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