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家都有暖瓶,青年男女结婚时,“四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之外,必不可少的“第五件”就是暖瓶。
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较为常见的是一些柳条暖瓶和竹篾暖瓶。柳条暖瓶的瓶胆外包装是用白柳条编制的,看上去有些斑斑驳驳;竹篾暖瓶的瓶胆外包装是用竹篾编制的,看上去比较精致一些。
这两种暖瓶在农家“服役”了许多年,它们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当时最为上乘和妥贴的材质了。
后来,铁皮暖瓶开始进入家庭。这种暖瓶包装精美,有镂空、全包围等多种,经久耐用,也耐磕碰。但时间一长,人们就发现:放暖瓶的底座如果积了水,铁皮暖瓶就会生锈、腐烂。于是,后来就出现了既防磕碰、又防水浸的塑料暖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