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2-16 01:55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在榆社县的博物馆中,不仅藏有生物地质学上独有的百万年前的珍贵龙骨,且藏有千余年前众多的石刻、泥塑佛像,更有石器时代以来历代的出土文物,还有造型各具特色的石棺、墓志铭,可谓是珍宝与历史的收藏馆。
墓志铭,从今天来考量,它已不单是一人、一户、一族之传载物态,它已成为中华文物博大精深和地域文化传承展示的载体。从墓志铭的起源和发展轨迹,可探寻冥文化以及民间风俗演化的脉络,从而印证过去进行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悼念性文体。有的刻写在石、砖、瓦上,也有个别用铁铸或瓷制的,一般都埋于墓中。体例通常为志和铭两个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简介、生死日期;铭则用四句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名成就,表示哀悼。也有的仅有志或仅有铭者,如《柳子厚墓志铭》。墓志铭一般由别人撰写,也有自撰的。
我国已发现最早的墓志铭,是东汉时的许阿瞿墓志画像,所以,有学者推断,墓志铭大约起源于东汉时期,同佛教传入我国的时期大致相近,也许有受佛教影响的因素。魏晋以后逐渐盛行,到南北朝后期基本定型。墓志铭最初都是石刻的,唐宋以后也有用方砖的,民间还有用砖和瓦片的。石刻的一般为正方形,上有石盖,盖上有铭文,有的还雕有花草人物;砖型的为专用四方砖,上面用朱砂写墓志铭文,砖盖覆之上。用砖和瓦片的,一般只写墓主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日,其实,这种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墓志铭,而属于神主牌位的制型,其一直流传到文革时期。近年来,又有地方沿用。墓志铭在墓中摆放的位置也随时代和地域风俗的不同而有别,隋代一般在棺前左下方,唐以后一般在右下方,辽代北方的墓有甬道和前厅后室的结构,其墓志铭一般在墓厅中安置。西方国家也有随葬墓志铭的习俗。
墓志铭,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形式之一,是人文历史和科学发展史的佐证,它对考古、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榆社现已发现的墓志铭也十分丰富,时代跨度长,造形各具特色,充分证明了榆社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才辈出的地方。在博物馆陈列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还流散民间。馆中最早的有大齐墓志,最晚的是清朝末期。如“唐故公侍青州长史郝君墓志铭”,1989年出土于郝北云安村,名郝起,其祖父倚达曾是大将军。“大明故处士田公配孺人王氏合葬墓志铭”,是嘉庆28年6月14日死,享年62岁。处士,是指有德有才而不愿做官的人。其妻王氏,是西乡名门之女,享年71岁,嘉庆40年正月二十四合葬于云台山之南,漳水之北。从志文中可得知,其三个儿子娶的都是榆社在外做官人家的千金,大儿子济民娶的是“大名府开州同知升任南京西城兵马指挥”之女;二儿子养民娶的是“陕西秦府典薄”之女;三儿子赈民娶的是“大同王府典薄”陈思俭之女,都是门当户对的大家姻缘,说明田家的名声和经济实力都不亚于做官人家。像“皇清太学生松石李公暨元配魏孺人合葬墓志铭”,松石,名家珽,其墓志是由内弟魏希鹏撰文。李家珽祖父李淳实是西箱里七甲人,其父李中鳞娶的是安徽池州府知府张聚瑢之女。张聚瑢曾在乾隆年重建文庙时,捐万金。李家珽祖籍虽是西箱,但墓葬却在县城三角坪。从馆藏墓志铭看,虽有些用料、做工考究,但勒石欠工,书丹欠佳。曾见民间珍藏有唐代贞观年间的墓志,墓主人姓茕,祖籍太谷县,是唐初避乱来到榆社,贞观三年葬于河峪乡。据我所知,现在的河峪一带已无姓茕的人家。但墓志的勒工和书丹属上乘之作,其楷体书法不亚于唐碑宋帖。
榆社墓志发展史,是中国墓志史的一个缩影,也是地方文化和经济水平的一种体现,更是时代人文理念,风土俗情的反映。我们可以从史学、地域习俗、志铭体例、书法、雕刻艺术等各个侧面去研究、了解、欣赏它,从而达到提高国学素养、拓展知识层面的目的。
张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