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考”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考公务员热”再度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是社会的“流行病”,是一种非理性的“唯利是考”思潮,而最应为其负责任的则是教育本身,在近乎一致的反思中,也有考生跑出来说话:我报考公务员,未曾想拿个一官半职,只是找个饭碗,招谁惹谁了?
“国考热”的三宗罪:
[第一罪:社会创新能力前景堪忧]
一个社会中教育水平最高、最具创造能力的一群人都去当官,而靠其他人供养,这样的社会哪有创新能力呢?千军万马挤在公务员的选择上,公务员成为青年们的就业首要选择乃至唯一选择,情何以堪?《南方都市报》社论说,有如此数量庞大的年轻人聚集角逐,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亦即他们的选择确实稀少。
南方都市报评论说,“100万人报考公务员”并不意味着100万人都真的想去当公务员。实际上,“啥都试一试”心态,在大学生找工作中极为普遍,而这一现状的另一面是:很多极为优异、天资聪颖的大学生,历尽千辛万苦,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找到一份好工作后,因为“碰上了”公务员,而放弃自己最初的选择。盖茨不会因为公务员而放弃微软,我们可以为之找出很多理由:美国梦,多元与自由的氛围,但最无可回避的一条是———尊重个体创造、个人发展的教育体制。
有评论认为,“国考热”折射出社会其他职业的发展空间的窄化,人们自主创业激情的降温。《山西商报》朱四倍发表评论认为,这反映了一种不良倾向,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分配性努力”的队伍,而非“生产性努力”的队伍,对一个社会来说,当人们纷纷惦记如何去“分蛋糕”时,最起码就说明了社会的制度弊病存在,更说明了社会带来的资源配置浪费和公众心理预期的错位。
人民网强国博客网友“愚人先谈”说,曾有人描述公务员的生活是,“一杯茶,两个会,三张报纸,四轮游戏,五个QQ自己聊。”只要不犯错误,其职务只升不降,头脑灵活运气好的还可以做到省部级的大官甚至更高的官。试想有这么多的好处和诱惑,谁不会动心?大学毕业生,由80年代的“天之娇子”变为现在的“天之弃子”。由于社会地位的转变,他们往往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就业规律,低不就、高不成,就业不易创业更难。其中一些心高志大又自命不凡的人,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自然就把眼光盯在考公务员这条“独木桥”上。
[第二罪:隐含异化的权力理念]
浙江在线奚旭初发表评论说,许多报考者更看重的是在政府机关工作蕴含的的预期机会,即可以结交社会关系,积累人脉资源,进官场、掌权力,在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中收获“预期机会”的“潜利益”,这种动机,照出了一些报考者对权力缺乏清洁的心态,用市场投资的眼光在考量权力。被“官本位”牵引,冲着异化的权力理念而来的报考者,如果成为公务员之后,会如何“公务”,能是合格的公务员吗?
[第三罪:非理性的“唯利是考”思潮]
《法制日报》毛建国评论说,在各大职业构成中,公务员以其工作的稳定性、前途的上升性、收入的潜在性,而独具魅力,我们不能忽视人求稳怕乱的本性,也不能狭义地把公务员热归咎为官本位的影响,更不能将其理解为“奔隐性收入而去”,但是,公务员热却是非理性的。在不少国家中,一流人才是不会只选择公务员作为主要的就业目标的。
《钱江晚报》评论说,公务员考试人数突破百万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时下很多考生的价值取向简直就是“唯利是考”。公务员报考“热”也仅仅是热在“热门”的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地震、气象、煤矿安全监察、边远山区一直是冷门,大批气象局岗位报名人数为零,甚至有些省份的职位根本无人报名。很多人对于公务员的趋之若鹜,恐怕也是为现实生活的利益所驱或者生计所迫罢了。
报考者说:我只是找个饭碗,招惹谁了?
“今年就业形势困难,很多同学都将报考公务员作为一种选择。”据《上海金融报》报道,一名应届生如是说,虽然职位报录比很低,但在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应届生还是遵循“广撒网”的原则,不愿错失这次机会。就业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升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就业,岗位考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公务员在养老、医疗等方面保障水平高于其他行业,是促成招考大热的直接原因。
一位新华网友在他的博客上写道,一名考生说,“我不懂什么‘预期’,也未曾想一官半职,找个饭碗,说三道四,我招惹谁了”?据博主说,有学者曾大胆设想:假定社会有三类人才,一类是超级人才,一类是中等人才,一类是普通人才。一个社会的理想模式应该是,超级人才大多成为企业家,创造社会财富;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创造社会秩序;普通人才大多成为雇员,创造社会生产。把大量的顶尖人才都导向官场,明显是与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相违背。
有网友跟帖说,做公务员,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啊!做一名普通公务员其实也就拿点死工资,并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是有权有地位的,毕竟领导职数也只有那么多。也有网友表示,这都是就业难惹的祸。
相关:“青少年竟想成为公务员,韩国未来令人担忧”?
今天,广州日报发表一篇题为《韩国公务员报考何以相对冷清》的评论,分析了韩国报考公务员之冷的原因:一是不断完善的制度让韩国公务员越来越没油水,总统和所有政府官员财产公开在韩国成为例行公事,这让官员财产申报有了“自证清白”和反腐的重大意义;二是韩国公务员不好混日子,社会整体对公务员的工作效率评价比较低;三是社会对公务员保持了足够的理性,如果青年只想着牢牢抓住可靠的“饭碗”,“韩国的未来实在是令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