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湿地保护区里迎来了很多野鸟。 王杰 摄
每年入冬,迁徙候鸟总会途经沪上,落脚在南汇滨海、崇明东滩、浦东九段沙等地区,然而等待它们常常是不法分子布下的“天罗地网”。日前,有关部门抓获数名捕猎者,并捣毁一条猎捕、收购、销售迁徙鸟类的“地下供应链”。
布网撒药捕猎珍稀鸟类 近日,南汇区检察院以非法猎捕罪和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对两名偷猎者提起公诉。今年10月9日晚7时,赵某和唐某在芦潮港滩涂一带布网捕鸟,被芦潮港镇派出所和南汇区农委林业站的伏击人员当场抓获,查获89只野鸟,其中雀鹰2只、日本松雀鹰1只、灰脸鵟鹰2只,均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据偷猎者交代,他们曾用多次撒网捕猎野鸟食用或出售。
入冬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也聚集了大批迁徙候鸟。1月29日下午,崇明横沙乡农民张某和马某驾驶渔船进入保护区滩涂,将十几包剧毒农药和黄沙混合后撒在滩涂上。第二天凌晨,他们返回滩涂捡被毒死的36只野鸭和2只鹬时,被警方抓获。
迁徙季形成地下供应链 每到鸟类迁徙季节,一些靠近滩涂的地区会形成一条猎捕、收购、销售的“地下供应链”。据了解,在占地360公顷的滨海公园,就隐藏着数十个非法捕鸟的窝棚。
最近,南汇区野生动物保护站在全区沿海滩涂、大型片林、果园等迁徙鸟类聚集地开展“飞鹰行动”,拆除捕鸟用的粘网283张、雾网183张,缴获鸟类4926只。南汇区有关部门还对全区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和酒楼饭店等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发现一些鹰类和鹬类等体形好看的鸟类被卖到花鸟市场,其他一些鸟类则被卖给饭店或当地居民食用。
为何非法捕猎屡禁不止?据南汇区检察院检察官赵月强介绍,违法捕猎者若被抓到,仅处以数百元罚款,但他们最多一网能抓近300只野鸭,如果抓到斑嘴鸭、绿翅鸭等,饭店收购价不下百元,罚款损失一天就能弥补。而一些食客爱吃野味,更让这条地下供应链有了需求,因此刚刚打掉的窝点,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一些观鸟爱好者建议,在一些滩涂尚未大面积开发利用前,希望有关部门建立小范围保护区或禁猎区等,并利用社会力量为执法部门提供非法捕猎信息,从而及时进行查处。
勿食来路不明的野鸟 一些郊区居民都认为,野鸟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适合冬令进补。许多饭店为迎合消费者口味,纷纷推出野味菜单,如“滋阴补肾野鸭盅”、“冬令野味煲”等。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顾建明提醒,食用野味未必滋补,还很容易感染病毒,市民不要随意食用野鸟。正常情况下,野鸟身上携带的病原体不会传染给人类,但烹饪过程中很难杀死野生动物血液、内脏里的病毒和寄生虫。此外,一些野鸟死于捕猎者投毒,市民若食用这类野鸟很危险,今年4月,外地就有一名6岁男孩因误食中毒野鸭而造成下肢完全瘫痪。(栾吟之夏林杰)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