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我们带来的方案好象并不太对大家的胃口。我想请专家谈一谈到底我们的思路差在哪里。”参加200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独立制作人、河南影视集团的王蕾有一点郁闷,在纪录片大会的买家见面会上,她发现,能现场谈成合作的屈指可数。
12月1日至5日,200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举行。大会期间,来自法国、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8个纪录片制作商作为主要买家,和一批导演或制片人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作为纪录片大会的重头戏,这场活动吸引了国内128位影视机构代表和41家独立制片公司,外国影视机构买家和国际制片人达到82人。
中国年轻导演金华青以“小人物”为题材拍摄的《瓦全》,在本次大会上获得评委奖,尽管如此,金华青一个突出感受是“小人物题材要在国内公共平台播出,比在国外获奖还难。”金华青说,真正想独立的导演,对市场模式多有抵触,但不寻求市场合作,拍纪录片就显得单枪匹马,生存更是困难。
就此,王蕾也坦言,独立制作人较多关注非主流题材,制作方式未必对买家胃口。“很多中国导演各有风格,买家希望用他们统一的风格来接受,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由于国内制作环境和播出平台的限制,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是近年来纪录片独立制作人的一个总体趋向。但是,要进军国际市场,制片人就不得不考虑各国语言、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甚至有可能是妥协。
上海纪实频道制片人、2006年度Discovery频道新锐导演韩蕾今年作为买家代表参加了纪录片大会。她告诉记者,要将纪录片成功预售,“符合栏目和频道风格”的要求是很正常的。“播放商要考虑播出品质、播出安全、播出效益等,这是纪录片职业化的要求。”
韩蕾说,一个栏目有相对固定的播出时长,编辑会对片子进行裁剪,制片人和播出商在这一点上往往存在分歧。不仅国内不可能提供一个完全自由的纪录片播放平台,与国外合作更不能完全按照导演的理想方式来播放。
国际制作人史蒂夫介绍说,同样是反映传统农业大国中小人物生存状态的展播影片《伞》最初的版本有两个多小时,拿到国外播放时,编辑认为,欧洲人不会花两个小时看一个纪录片,片子被剪辑后,导演找到他,表示“自己也看不懂片子了。”
“每个播放商都有他自己的期望值、自己的目标观众,播放商有不同的处置方法,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点。给钱的人就是老大。”本届纪录片大会国际顾问、市场活动组织者方百德一语道破纪录片的国际生存之道。
不过,韩蕾却觉得,只要协商好,独立制作人也是有生存空间的。韩蕾说,上海纪实频道今年尝试制播分离,从10月起,通过了8部独立制作人的片子,题材涉及地震、高考、道教音乐等。韩蕾认为,制片人不一定要刻意迎合频道和栏目的定位。“有些独立制作人刚开始与纪实频道合作时都倾向于做主流正面题材,但我们会要求客观对待其他题材甚至是敏感题材,我们不会刻意回避。”
在本次大会上,来自新加坡国家地理频道的莫彩莲建议,“如果有合作意向,你必须看更多具有国际背景或者说国际制作的片子。”这种“国际制作”,指的就是跨国跨地域的联合制作。德国北德电视台的PatriciaSchlesinger女士则表示,纪录片导演最好未雨绸缪多拍几个版本,才更容易适应不同买家的需求。
而要把片子卖给“发现”等国际“大腕”,制作人似乎还需要掌握这些国家观众的观看习惯。不过,方百德近年的发现更有趣,“近5年来,纪录片市场有一个变化,最开始,国际纪录片人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拍这些纪录片,而现在,他们喜欢研究"中国纪录片怎么用自己的方式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