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 记者李松 黄洁实习生徐伟伦记者今天获悉,北京市将在全国率先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到2010年底,将初步形成覆盖北京市各个区县、部门、单位和各个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网络。北京市纪委表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重点将针对因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不到位而产生的“五类廉政风险”。
据介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首次引用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重点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要求所有单位对工作中因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五类风险点进行排查,通过前期制定防控措施、中期加强监督管理和后期考核防范效果的三道反腐防线,通过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循环管理,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
风险排查将主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和重大改革等问题,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各单位按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目前,北京市已有18个区县、31个市属委办局和10家国有企业等共908个单位试点实行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北京市今明两年新增拉动投资1万亿元的重点项目也包括在此次风险防范体系之中。截至今年10月底,各单位共有35607名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查找了廉政风险点。
此外,北京市各单位还需要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将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绩效考核和政府督查考核工作评价系统。
据悉,由北京市领导带队,对区县局级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检查,在北京已连续坚持了10年。根据计划,到2012年,北京将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