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谢磊)12月26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理论观察家”栏目,以“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为题进行访谈。
吕政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四万亿元投资的使用要讲求效率、确保公平、加强监督,不会出现所谓“投资大跃进”现象。
有网友问,中央四万亿元的大蛋糕如何分配?怎样确保这些投资的效率,不至于使得四万亿元出现“大跃进”?
吕政谈到,首先对四万亿要全面的的进行理解。第一,四万亿不是指政府财政拿出四万亿投资,政府财政2008年到位的只是一千亿,四万亿的投资是指财政投一部分,地方企业自筹,以及从银行获得贷款等社会资本加在一起构成四万亿的投资,不是指由财政拿出四万亿投资。第二,四万亿投资首先是民生工程,比如四川,甘肃,陕南的灾后重建要10000亿,保障性住房建设有2800亿,农村的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其他的还有用于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投资,总计四万亿。吕政指出,要确保四万亿投资的效益,首先是这些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不能饥不择食。第二,要公平公正,要解决好跑部“钱”进的问题。第三,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乱花钱和突击花钱。
四万亿投资会不会成所谓的“大跃进”呢?我们认为不至于出现所谓“投资大跃进”,原因有两个。首先,现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7年已经超过了15万亿,四万亿分配在两年的时间,平均每年两万亿,占全国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是15%左右。第二,这些投资项目大多数都不是用于一般的工业投资项目,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和对未来经济发展奠定更好基础。所以不会出现所谓的投资大跃进的问题。(责任编辑:谢磊)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