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兮兮 新闻漫画 《金庸“挤”鲁迅》 来源:新华网 |
北京高中语文课本究竟要换什么“血”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密切关注着北京语文课本的“换血”。目前各地都在进行语文课改,而北京语文课本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模本。但在看了北京版语文编委的介绍,尤其是该版语文课本对有些传统篇目的处置,笔者颇感失望。
语文教材作为人文学科,在编著的时候首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编著理念,或注重文化传承,或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或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等。
本来,编著教材求新不是缺点,但需要有其他理念相互支持才行。倘若把求新作为唯一的理念贯穿在教材“大换血”上,仅仅是为了求新而求新,那这种标新立异就难免变成了剑走偏锋。就拿公众普遍质疑的《雪山飞狐》取代《阿Q正传》来说吧,不能说《雪山飞狐》完全没有其选入教材的资格,但《阿Q正传》为何就非得离开教材不可?从小说的内涵到小说的要素组成,《阿Q正传》都算得上是中国文学的上上之作,何况,鲁迅的这部作品还不像他的其他杂文作品那样令学生感觉晦涩难懂。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该部作品还是相当认同的。北京教材编委去掉《阿Q正传》,好像也没有拿出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倒是《雪山飞狐》的选入颇具戏剧性——67岁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顾德希亲自推荐了《雪山飞狐》片段,而编委薛川东介绍说:“顾老师可是金庸的‘粉丝’。”仅仅因为自己是金庸迷,就选入了金庸的作品,就因此而取代了鲁迅的《阿Q正传》,如此“换血”焉能让人心服?
为求新而撤换传统名篇的做法在北京新教材中随处可见,如蒲松龄的《促织》之所以被《聂小倩》替换掉,就是因为《促织》“这篇讲社会官员弊端,虽然也有玄幻情节,但现实主义更浓厚一些”,不像《聂小倩》富有鬼魂意味;至于《孔雀东南飞》的被撤换,则是因为这篇作品“表现了对封建家长专制的反抗”,言外之意是说作品的思想意义有些陈旧;选入《红楼梦》中的《龄官划蔷》,弃用《林黛玉进贾府》,也是为了体现新旧有别……
语文教材“大换血”也许可以,但起码应该保证新旧“血液”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不能为“换血”而“换血”,以致原先拥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篇目被撤换殆尽。如果这样的话,那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啻为一种灾难。更何况,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目前最急需的是“造血”和“输血”,如此在求新求异的理念导引下的语文教材“大换血”,到头来谁能保证不“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