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人肉搜索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人肉搜索”是指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广义的“人肉搜索”,是网友有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将问题在网上发布后,其他网友纷纷向其提供答案。狭义的“人肉搜索”,特指网民自发参与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证并在网上公布的机制。
后者发端于2001年,但产生重大影响是从2006年的一些事件开始的,如当年2月的虐猫事件、4月的铜须门事件、8月的少年武校色情图片事件等。2007年则有5月的北京海艺学校学生辱师事件、10月的周正龙拍虎照事件、12月的小学生“很黄很暴力”事件(后两事件延续至2008年)等。

  2008年“人肉搜索”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与以下四方面的情况密切相关:①出于各种目的发起的搜索事件众多、形态充分;②“人肉搜索第一案”(即2008年3月18日王菲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张乐奕、北京凌云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案)的审理与判决;③8月,在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讨论刑法修正案时,朱志刚委员提出: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追究“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④国内新闻媒体对各个事件的报道和评论,甚至连国外媒体都评论道,中国人肉搜索者的效率和热情让国际刑警都自叹不如。

  关于“人肉搜索”的为善为恶、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议对立而尖锐。支持者认为,人肉搜索汇集众人力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还原事件真相,将现实社会中涉嫌违法、违纪,或不道德的人和事公开曝光,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和批评权,也助于人们发现和弘扬现实中真善美的人和事。反对者认为,人肉搜索在很多情况下突破了法律和道德底线,大肆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对当事人使用谩骂、污蔑等语言暴力,并导致线下对当事人的骚扰、人身威胁,甚至殃及家人和亲属,由于其具有搜索主体的不确定性和搜索对象的随意性等显著特点,一旦被滥用,很容易产生误导公众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不良后果。1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人肉搜索第一案”做出了原告胜诉的一审判决,然而对“人肉搜索”争论并未停止,同时引发相关业界的专业人士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评判。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