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许多学生都有科技创新经历,颇受用人单位青睐——
最新统计显示,明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有15.8万人,比今年增加0.9万人。
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要在茫茫就业大军中争得一个职位并不容易。而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徐皞却已拿到了两个单位的offer。
他所在的上海电机学院,全校已经有三成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单位。与金融类、管理类人才相比,技术型人才体现出更强的“耐寒力”。
科创经历吸引专家 “我觉得金融危机对我求职的冲击并不大,面试的单位虽然不多,不过三四家,但命中概率挺高的。”徐皞说。小徐记得,在一家建设行业单位初试时,竞争对手不乏交大、同济、哈工大等名校生,“当时压力很大,想想自己肯定没戏。”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二周,就接到了复试通知。徐皞发现,每一家招聘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对他的科创经历感兴趣。
原来,小徐在大学阶段,课余参加过许多科技创新活动,设计了老年人专用公交候车椅、免手撑防风伞、小型可充电折叠桌,其中有2个项目已经拿到了专利申请号。“在虹桥机场集团一家分公司的面试中,一开始我很紧张,自我介绍都没说好。后来,面试的技术专家对我的科创项目表示出浓厚兴趣,问了许多专业问题,我就越答越有自信了。”
注重培养学生“内功” 上海电机学院2009年毕业生共329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756人、专科毕业生2541人。其中569名四年制本科生是该校升本后第一批技术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学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夏建国说,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功”,许多同学都有参加教授科研团队、承担大学生科创项目的经历,还有的同学拥有一项或多项专利,因此在就业“寒流”中,具有“耐寒力”。
上海电机学院就业办主任孙利钢告诉记者,首批找到工作的学生有三个特征:技能高证书多、动手能力强、心态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吴姝,高考时原本报考的是十分热门的财经类院校,结果由于高考发挥失常,进了电机学院。小吴觉得自己很幸运,走了一条技术型人才发展之路。如今,已经有两个单位明确表示要录用她。她也有两个专利申请号在手,和同学一起制作的多功能交通指挥棒还登上了今年工博会展台。
企业青睐“动手”学生 金融危机下,许多用人单位更青睐上手快、懂创新的实用型人才。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公司是电机学院的“老客户”,他们觉得这里的学生上手快,发展后劲比较足,今年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仍然录用了电机学院240名学生。上海铁路局今年首次来电机学院招人,在今年11月份的一次校外招聘会上,铁路局的人事部门偶然面试了两名电机学院的毕业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主动找上学校,最终决定录用70余名学生。(钱滢瓅樊红莲)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