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 (记者原国锋)垃圾短信泛滥已经成为中国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5日了解到,2008年4月28日开通的“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7个月共受理垃圾短信举报708214起,占手机短信总举报量的八成以上,月均受理垃圾短信超过10万起。
目前通过手机发送的垃圾短信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反动和欺诈类垃圾短信,如手机用户经常收到的出售枪支弹药、发票或银行卡欺诈短信,这类垃圾短信妨碍社会安全和稳定。第二种是广告、营销、推广类短信,不同用户对这类短信是否是垃圾短信的判断标准不同。比如有的用户最近想买房,房产类短信近期对这类用户就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没有此类需求的用户,类似短信就会骚扰人们的正常生活。总之,散布垃圾短信不但给公众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困扰,更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治理垃圾短信,让用户有一个自己可控的信息环境,是广大手机用户的强烈诉求。为此,政府监管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治理垃圾短信。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完善互联网域名和IP地址管理,目前从网络上发送垃圾短信都可以找到源头。逐渐完善起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SP)监测举报机制,也对SP行为有一定约束。
但是,用非经营性个人手机,从“点”到“点”发送垃圾短信,因手机实名制还未有效实施,加上群发技术助力,目前仍难以管理。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不能因为用户大量使用信道就终止对其服务,因此只能对每天发送短信数量异常的用户进行技术限制;而对个人手机用户发送的垃圾短信,由于未经司法授权,运营商无权查看短信内容,这也给制止垃圾短信传播带来了困难。
“虽然治理"点"到"点"发送垃圾短信有一定困难,但是全方位探索治理垃圾短信的有效途径,是众多手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调查显示,用户认为治理"点"到"点"发送垃圾短信,不仅需要政府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户积极配合举报,还需要通信运营商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说。
治理垃圾短信,从根本上来讲需要从立法层面,尽快解决无法可依的局面。电信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应联手推动相关立法的完善,在时机成熟之后实行手机号码实名制,从源头监督群发者,并且加大群发者发送垃圾短信的成本。
用户的积极配合举报也不可或缺。用户接收到的垃圾短信,可以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服务热线举报,涉及违法犯罪内容的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
就目前来讲,为手机安装过滤软件是解决 "点"到"点"发送垃圾短信的唯一有效办法。针对垃圾短信难取证、难处罚、难治理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建议,从终端用户环节的管理入手,鼓励电信运营企业和终端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开发基于手机终端的反垃圾短信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并积极向用户推荐使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过滤软件测试显示,由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网秦通讯管家”这一技术对垃圾短信识别率达到99%,并且对垃圾短信进行分类处理,短信被识别为垃圾信息则被无声无息的放入垃圾箱,用户不会受到任何打扰。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电信增值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告诉记者,“网秦通讯管家”内置自主研发的“语义特征多层反骚扰引擎技术”,是基于反骚扰信息库对短信内容进行的多层过滤,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短信并将其放入垃圾箱。同时,被拦截进垃圾箱的垃圾信息也能促使反骚扰信息库不断更新,可以更好地防范不断滋长的不良短信骚扰。
杨萍认为,目前“网秦通讯管家”所采用的这种短信过滤技术还只是在小范围个人手机用户中使用,但就使用效果来看,已经对垃圾短信起到了“免骚扰”作用。她建议,如果能够将这一技术推广开来,加强运营商对垃圾短信的监管,从运营商和手机用户终端两个环节加以监管过滤,有望大幅度缓解垃圾短信带来的危害。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