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7起纠纷,27个案件,一个当事人预计需要耗费数月且结果难料的诉讼,近日通过上海海事法院应对金融危机“快速通道”,在24小时内就得到了成功化解。
原来,上海梓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2008年1月委托上海欣诺莱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办理订舱手续,因两家公司有着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按照惯例,货代公司为物流公司委托的27票业务垫付了运费。
出于对物流公司的信任,货代公司对垫付的运费采用记账的形式,并未实时收取。在多次催讨未果的情况下,货代公司无奈之下只能诉诸法院。
通过对案件的进一步审查,立案法官发现货代公司曾申请过对物流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诉前保全,这27个案件与诉前保全案件是相关联的。
有没有可能把这些纠纷一揽子解决?立案法官随即与物流公司取得了联系,在法官的劝说下,物流公司同意赶来法院参加调解。
当天下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对涉案纠纷达成了初步和解协议,27起纠纷正朝着圆满解决的方向发展,然而好事多磨,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
原来,物流公司因为自己的美金账户在之前的诉前保全案件中被法院冻结,影响了其业务的开展,他们希望法院能尽快出具调解书并解冻其美金账户。而货代公司也提出这27个案子是根据诉前保全案件提起的,而今天已是诉讼时效的最后一天了,他希望法院能在今天完成这27个案件的立案工作,使其诉权得到保障。
此时,已快到下班时间了。完成1个案件的立案输入、文书制作和打印,通常需要将近半个小时。而27个案件,那得需要多长时间?!
“我多做一点,当事人就方便一点。”书记员也主动请缨加班。与此同时,根据双方调解协议,法官们又开始制作解除对物流公司账户查封的裁定。夜深本应人静,但此时的立案大厅却是一派繁忙。
第二天清晨,当货代公司代理人拿着盖有鲜红国徽图章的立案通知时,实在难以掩饰自己的惊讶之情,止不住地对上海海事法院的为民理念和高效服务发出由衷的赞叹。双方当事人郑重地在调解书和裁定书送达回证上签名盖章,一场原本需要几个月解决的纠纷,在24小时内圆满解决了。刘怡如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