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的紧日子
引 言
无疑,今年的财政形势将非常紧张。日前的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谢旭人已经明确发出了危机信号。
在全球金融冬天之中拉动内需,各国中央政府都需要出手阔绰。但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因为土地市场萧条和制造业寒潮,已经到了挤不出多少汁水的境地。
这样的形势下,最近的几项财税改革,都将对地方财政造成更大压力。
事不能不办,办事靠花钱。在许多乡镇财政困窘、地方政府以出卖土地补窟窿的现实背景下,事权与财权的不均衡,使财税改革既是破局的必须,又容易触发矛盾。做大蛋糕的开征新税自是上优之选,已有税种的挖潜也在自觉进行。只是,在刺激经济的需求下,减税与增税的衡量,实在是一道两难的谜题。事权的上下级调整,也只能举轻若重。
地方财政的出路,只能在压力下继续搜寻。
财税改革难得皆大欢喜
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权应改为由中央和省、县根据财力分级承担
《望东方周刊》记者陶卫华、实习生芦 北京报道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初有言:这一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09年伊始,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财政收支更显趋紧。严峻局势之下,中央政策指向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财税杠杆在其中举足轻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税改政策围绕这一目标推出。
首当其冲的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另一项重要政策是列入财政部2009年日程的资源税改革。此外,有专家称土地出让金“费改税”也正在讨论酝酿当中……
这些政策,必将带来新一轮中央地方财税体系的变化调整,而其要解决的问题、改革的内容,在整体经济低迷的环境中也更棘手。
增值税转型忧乐
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正式实施。
甘肃某地地税局职工张宁以复杂的心情迎接这一改革的到来。
从国家层面而言,全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针对第二产业的机器设备实施税前抵扣,预计可为企业减轻税负1200亿元。但这对地方财政而言,意味着大笔减收。
张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增值税转型牵涉到原本属于地税征收的主体税种营业税,其中的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房地产等主要营业税大头,都将并入增值税范围。
“这意味着地税局的主体税种营业税税额根基动摇了,相当于一多半没有了。”他对中央改革最新动向观望的同时,不乏对地税前景的担心。
增值税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税基的调整。张宁所在的甘肃省目前起征点定在2000元/月。但其他不少省份营业税起征点标准已大幅提高,如北京、上海、江苏及浙江都早已按照国家最高标准5000元的起点征收。
“标准再调整,又拿掉一笔,地税还剩下啥?”他语气有些激动,“现在就看增值税转型是否全面彻底。”
按照财政部的改革部署,增值税改革已经列入2009年工作重点。下一步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把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目标直指“减税减负”,其实施进程全面影响到未来几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
甘肃省国税系统人士透露,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仅固定资产抵扣一项,全省预测将因此减少2到3个亿,2008年甘肃的增值税收入达到22个亿。但这位人士提出,从长远上看,该项政策会带动当地企业扩大再生产,“实际上相当于推迟实现”。
增值税改革早于2004年已经在酝酿提出,但一直是“但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进展缓慢的原因在于减税带来的地方压力。此次加快改革步伐,被外界评论为经济增速下滑创造的良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向《瞭望东方周刊》分析,增值税转型等新一轮税制改革措施,都是积极财政政策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扩张总量的同时优化结构,也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安体富也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税种,大概占到整个税收的35%左右,它的转型会减少税收1200多亿,影响较大。更重要的是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避免了对固定资产的重复性征税,这有利于我国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也能刺激投资,和宏观调控相一致,也与当前形势相适应。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