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丽原来所住的 |
小丽爱画画,志愿者为她带来了蜡笔和画纸,她拿起画笔,给信息时报记者现场画了一幅画。 |
何元丽再三叮嘱记者为她翻拍她与父母的全家福,地震之后,小丽与父母已阴阳两隔,这张照片也是她唯一拥有的父母的照片。 |
爱心档案 孤儿的梦想--长大到广东打工
地震时爷爷奶奶父母弟弟瞬间被埋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祝勇(除署名外)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巢晓
“叔叔,你们留在这里过年吧,这里过年可热闹啦!”
2008年12月底,青川关庄镇一间东河口受灾群众安置板房内,8岁的何元丽拉着记者的衣角乐呵呵地说。
几个月前,小丽并没有这么活泼开朗。那时候,她不爱跟人交流,经常一个人发呆,或是哭闹发脾气。5·12那场大地震中,小丽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以及一个未满1岁的弟弟,全被埋在废墟里遇难。曾经其乐融融的一家老小,如今只剩下小丽孤身一人。
时间能冲淡悲痛,但改变不了悲剧。孤儿小丽今后的人生路,注定要比同龄人更为坎坷和艰辛。
一家五口被埋废墟
何元丽家住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王阳坪社。地震前,东河口村因为在周边乡镇中相对繁华,被誉为“小乔庄”(青川县城所在地叫乔庄),这里交通便利,有前往竹园镇、石坝乡、马公乡的多趟班车经过,又盛产青川野生木耳、羊肚菌,吸引了各地客商。
但不幸的是,东河口村正好处在5·12地震波四大喷发点之一,巨大的冲击力造成山崩地裂,周围山石泥砂翻滚压下,将整个东河口村深埋地下。事后通报称,当地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被掩埋其中。
从此,东河口村就消失了,取代它的就是一堆废墟。生命在天灾面前竟是如此脆弱,整个村庄就在那一刹那消失了。
遇难者中,就包括何元丽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以及未满一岁的小弟弟。王羊坪原有的300多人,地震后只剩下30多人。
小丽的父亲何显斌在广东打工,地震前一个多月刚好回家,看望还不到1岁的小弟弟。5·12地震那天,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和小弟弟都在家里,一瞬间的天崩地裂,将这一家五口深掩地下,如今,小丽的家,已成为地震遗址公园内成片废墟中的一处。
东河口小学103名师生抱团自救幸免于难
小丽幸运地逃过一劫,她在东河口小学读书,当时跟其他同学和师生一起,以一棵梨树为中心层层围抱,全校103名小学生绝大多数幸免于难,只有3位老师和3名学生遇难。
如今,这棵救命的梨树,依然屹立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广场对面,在一片土石中被特意圈出来,周围废墟里,就是东河口小学原址。幸存师生经常会回这里悼念遇难师生。
残疾大舅要把小丽拉扯成人
地震后,小丽由大舅和舅妈照顾,跟东河口小学大多数幸存学生一样,转到关庄镇板房小学内读书,上二年级。
大舅和舅妈家住附近的新华村,家里的房子也毁了、东西全被砸坏掩埋,好在家人都没事。但家里花四五万元刚建的房没了。大舅家里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关庄小学读五年级,儿子上初二。
目前,小丽的学习生活费用都是大舅出,地震孤儿有政策照顾,减免了一些,但资料费还是要交,9月份开学就交了100多元。
实际上,小丽还有一笔抚恤金,家里每个遇难者5000元,一共2.5万元,“这笔钱政府帮她存在专门户头,任何人都不能动用!”大舅说,这笔钱很沉重,要等到小丽以后上高中读大学的时候,自己来处理。
大舅左手有残疾,常年在陕西打工,帮人找矿、打洞,收入不固定。舅妈在家务农,要带大这三个孩子,压力很大。“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小丽拉扯大,让她多读点书,以后过得好好的,才对得起我妹子一家人!”大舅声音有些哽咽。
如今,小丽和大舅一家住在一起,在关庄小学旁政府建的安置板房内住,政府发放了棉被、米、油这些过冬物资,只是板房狭窄,一家人挤在里面不太习惯,而且没有家的气氛,还是希望能自己建房。
不过,关庄镇买块地基都要一两万元,眼下家里根本拿不出钱来,只能先在板房里过年了,年后大舅再出去打工挣钱,看看能不能尽快把“家”重新建起来。
震后常噩梦惊醒喊“爸爸妈妈”
地震对孩子的刺激很大,大舅说,刚把小丽接过来时,她背上满是伤口,被瓦片石块打烂的,不能躺着睡觉,那段时间又余震不断,孩子很怕。并且不准提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一提就哭闹、发脾气。
“那时候经常被噩梦惊醒,哭喊着要找爸爸妈妈。”小丽舅妈沈丽洁感叹说,孩子过去很活泼,地震后一度变得沉闷和自闭,后来,一些志愿者经常上门辅导,陪她聊天、做游戏,心结才逐渐打开,地震后三个多月,小丽才逐渐恢复了孩子的天性,像过去那么活泼开朗。
如今,活泼的小丽已经能拿着父母的照片指给记者看,说这是爸爸那是妈妈;记者拍照的时候,小丽也会摆出可爱造型,又忙着跑过来看镜头里的自己,开心地笑,还拉着邻居小女孩一起来拍照。舅妈刚开始还倚在门边含笑看着,可看着看着就忍不住黯然落泪了,“这孩子,还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啊!”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