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王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公布了“2008年度中医药十大新闻”。
1.国家投入中医药行业逾35亿元,创历史新高;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增加投入,12省(区、市)和澳门特区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共安排支持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专项资金逾35亿元,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历史新高。陕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政府召开了发展中医药的大会,湖北、浙江、北京等地以省(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2008年继续在山东、安徽、甘肃、青海、宁夏、陕西、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广西、江苏和澳门特区成功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中医药服务走进社区、农村、家庭,惠及百姓,弘扬了中医药文化。
2.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在突发和重大事件中发挥独特重要作用。中医“小夹板”等救治汶川地震骨折伤员数以万计,“大锅汤”为数百万群众有效防疫。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16个省(区、市)中医药系统先后共向四川灾区派出172支医疗队,派员2000多人。采用“小夹板”等简便廉验的方法手段救治伤病员,中药为保障救援部队官兵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向灾区发放数百万人份中药防疫“大锅汤”,印制救灾防病防疫特刊、宣传手册、治疗手册及宣传画50.2万份。全国中医药机构及“中华中医药心连心”活动等共为灾区捐款捐物逾4亿元。此外,中医药在雨雪冰冻、手足口病疫情、婴幼儿奶粉事件等突发和重大事件中,主动应对,积极救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中医药服务北京奥运,开传统医学走进奥运先河。 中医药服务走进所有奥运比赛场馆和奥运村诊所,260多名中医志愿者为运动员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达4409人次,接待咨询6377人次。成为北京奥运医疗保障工作的一大特色。奥组委在奥运村举办“中国传统医药在运动医学中的预防性应用”研讨会、“领略中医文化,体验中医风采”展示活动引起各国代表队、记者强烈反响,开传统医学走进奥运先河。170万奥运志愿者服用“中药清暑凉茶”,为服务工作保驾护航。
4.世卫组织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举办,通过《北京宣言》,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地位凸显。 世界卫生组织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缅甸、南非、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的卫生官员、近100个非政府组织和机构团体代表、中国政府和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官员、各国专家代表共15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以发展传统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宣言》。大会期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等6部门还主办了大型“中国中医药展”,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和在当代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人民网对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5.中医药合作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英国中医药周"彰显中医药文化魅力、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津召开,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与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莱维特部长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美利坚合众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在整合医学和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医药合作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立中美中医药合作委员会,开启中美中医药合作新篇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驻英国使馆和英国王子基金会(中国)共同主办“英国中医药周”,500多件中医药文物珍品在伦敦亮相,展示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文化魅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天津召开,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和200多名国内代表参加,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基本要求(草案)》。
6.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中医预防保健理论与方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08年1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了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药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治未病”工程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确定了46个服务试点单位和广东、上海两个试点省。
7.我国首次设立中医师承专业学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可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人事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相衔接,凡符合条件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均可申请临床医药(中医师承)专业硕士、博士学位,首次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设立中医师承专业学位。
8.我国举办首届中医诊疗设备论坛暨展览会,“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启动。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届中医诊疗设备论坛暨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全国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备生产企业以及相关部委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600余人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对中医诊疗设备研究的组织领导,启动“推广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研发一批”的“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
9.北京隆重纪念毛泽东“西学中批示”发表50周年。朝医、壮医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序列。 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为大会题词:“"西学中"是推进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手段,当前仍应大力提倡。”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西医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被列入SCI-E来源期刊。朝医、壮医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在吉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至此已有藏、蒙、维、傣、朝、壮6种民族医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序列。
10.5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医药研究成果在权威刊物《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虫类药超微粉碎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与应用”等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首次用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在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多成分和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并证明中药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的科学性,此成果被《美国科学院院报》接受,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华本草》编纂研究课题通过验收。《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始运行,保存药用植物种质10万份、保存期50年,是目前全世界收集和保存药用植物种质最多的专业种质库。
(来源:人民网-健康频道)
(责任编辑:黄芳)